今天(12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在山东青岛离港启运,将通过“大船背小船”的方式运往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为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年内投产奠定基础。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这里是青岛胶州湾,我现在就在“海葵一号”装船作业的现场。从今天早上五点开始出港,现在“海葵一号”已经成功搭乘上了 “新光华号”半潜船。光是装船,就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我们也记录下了全过程。现在大家看到的画面,就是最精彩的进船过程,四条拖轮和半潜船的四条交叉缆绳,正从不同方向精确控制着“海葵一号”的庞大身躯,缓缓抵达预定位置,这个过程就像是“穿针引线”一样。而且进船的两侧间隙误差和就位精度,都要求控制在50毫米以内,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要完成这样的高精度操作,是非常难的。可以看到,目前半潜船正在缓缓上浮,等甲板全部浮出水面后,还将进行装船固定等后续作业,从而保证它在海上运输过程中即使遇到大的风浪也能够安全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葵一号”装船完成后,将于近日运往珠江口盆地流花油田进行安装,航行距离超过1200海里,安装完成后漂浮在水深324米的大海上工作,每天能处理约5600吨原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海油海油工程“海葵一号”拖航设计经理 李文博:我们首次在国内海洋装备装船中自主应用水下定位技术,确保“海葵一号”精准装船就位,独立完成技术方案编制、复杂计算分析、施工指挥管理等系列工作,助力我国超大圆筒型浮式生产装备装船拖航技术实现全流程自主化。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