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没发朋友圈了?

曾经,微信朋友圈一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家在这里分享琐碎日常,记录生活点滴,它承载着许多人的回忆与当下。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渐渐变得“安静”了,甚至不少人的主页上只留下一条冰冷冷的分割线。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微信的用户总数达到了12亿,但每天却只有3亿人发布朋友圈。

一段时间以来,“突然感觉朋友圈发什么都很幼稚了”“这就是我不发朋友圈的原因”成为网络上的热议话题,不少网友感慨:都忘了上一次发朋友圈是什么时候了。

朋友圈变了吗?记者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采访,试图寻找答案。

从展现自己到记录自己

梁辰曾是朋友圈的活跃用户,分享欲最强的时候,平均每天要发4-5条内容。“平时思绪比较多,也喜欢记录生活,日常做个饭、看个风景,或是遇到个小事情都想写在朋友圈。”

可频繁地发圈也让梁辰隐隐感觉到,自己在朋友眼里像个“异类”,甚至被人过度解读。

“几乎所有认识的人都在朋友圈里,人特别多、特别杂,有些东西发出去之后,会在一部分人心里留下负面的印象。”梁辰对此感触很深,即便没有负面印象,也很少有人会关心你。得不到回应,最后就变成了自己单向的输出,朋友圈好像不再有意义。

今年4月初,梁辰关闭了对外朋友圈。但又因为渴望表达和宣泄,她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以私密的形式记录在朋友圈。

“现在,我的朋友圈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记录当下珍贵的时刻,是留给将来的礼物。”一个月来,梁辰不再渴求用装饰过的文案求得别人的关注,内心也变得平和与宁静。

她表示:“之后会选择几条内容打开权限,这样不会打扰别人,也不会有心理期待,只是为了向少数点进我朋友圈、关心我的朋友‘问个好’。”

无独有偶,今年研二的周丙减少了自己发朋友圈的频率。“朋友圈屏蔽老师不礼貌,展示自己游乐的照片又怕老师觉得不务正业;发送之前不P图不美观,千辛万苦设计了精修图和文案后又怕没有人点赞……”

“太麻烦了,还是算了。”

周丙叹息,更让他失去分享欲望的是,他发现,现实中的人和朋友圈里的人好像不太一样。“有些人朋友圈光鲜亮丽,现实中却狼狈不堪,这一切变得不够真实。”

于是,周丙开始把朋友圈当成一本私密日记,只专注于记录自己的生活。“想为自己留下一些痕迹。”周丙说,“翻看曾经的朋友圈,总会想起当时的心情和回忆,原来,我的生活有过那么多或明或暗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丙发的私密朋友圈 受访者供图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曾表示,朋友圈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地方。如今的朋友圈,不仅仅是个展示的舞台,它成为了一本电子日志,是用户记录心情和生活的私密树洞;也成为了一个观察窗口,人们可以通过它来观察他人的生活,同时不必再把自己的生活放在上面。

朋友圈里,有多少真朋友?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下朋友圈的生态,记者对100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网友进行了问卷调查,记录下朋友圈鲜活的一面。

关于朋友圈使用的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8%的人每周发朋友圈的次数是1次及以下,44%的人每周发2-5次,也有8%的人从不发朋友圈;提起大家发朋友圈的原因,比例最高的是与工作学校的任务相关,占53%;而不发朋友圈的原因,有60%的人怕隐私泄露,54%的人认为朋友圈的好友并非都是真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卷调查结果

对此,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雪玉解释说:“现在的朋友圈慢慢从‘熟人社交’变成了‘泛关系社交’,大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亲密的朋友,而只是‘泛朋友’的关系,这是一种网络时代催生出来的新的社交关系。”

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加微信变成了一种社交礼仪。到了一个新的场合,大家初次见面,互加微信也不好拒绝。但加了之后,很多“好友”便再也不联系了,可朋友圈却会一直关联。

人类学家邓巴认为,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大约是150人。也就是说,一旦突破这个数字,我们分配给每个人的资源相应地平均减少,稳定社交关系的难度也就增加了。

而微信作为十亿级用户体量的超级平台,好友数量上限为1万个,远超出人类稳定社交的人数范围。

这代表着,现在的微信更像是一本通讯录,其中许多人并不是基于亲密关系来建立的,甚至很多是陌生人。因此,朋友圈也不再具有“隐私性”。

“用户在朋友圈发的内容通常是较为私密的、当下的情绪和状态,如果被一些只是作为通讯录中的人在围观,且还没有互动,这就好比自己裸体在广场上狂奔,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慢慢地不发朋友圈或不公开朋友圈了。”高雪玉说。

2017年,微信朋友圈推出了“朋友圈仅三天可见”的功能。之所以有这个选项,起初,产品之父张小龙是想鼓励部分不愿意发朋友圈的人积极发圈。谁料想,现已有超过2亿用户默默把朋友圈上了“三天可见”的锁,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捍卫自己的隐私。

问卷调查结果

在记者的问卷调查中,有25%的人设置了朋友圈仅三天可见,27%的人设置仅一个月可见,更有90%的人设置了朋友圈分组。至于三天可见的原因,被调查者选择最多的依旧是“保护隐私”选项。

“此外,朋友圈还掺杂了太多的工作属性。”高雪玉补充道,我们身处的到底是朋友圈还是工作圈,这种边界感越来越模糊。

活出“真我”

不可否认,朋友圈串联起了一代人的赛博空间。诞生12年后,当它被人们以一种新的样态使用,属于朋友圈的未来将会如何?

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吉长期从事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研究,对朋友圈的悄然之变有独到的观察。

他认为,任何社交媒体的使用,都跟使用者的代际文化和所处时代相关联。也就是说,每一代人都有专属的社交媒体。比如互联网早期的天涯论坛、西祠胡同,再到后来的微博、微信,到现在的视频号、小红书……按照对应的时代来划分,大约5至10年为一个代。

“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有更多的隐私考虑、个人情感照顾考虑和使用行为边界考虑,而朋友圈所提供的功能当中,一些传统的功能已无法满足当前这一代人的使用习惯。尤其是Z时代、10后的人,他们更加有个性,对自我权利的彰显和信息安全保护更为看重。”杨吉说,当传统玩法无法满足新的需求点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在社交媒体市场当中,一种全新的互动模式可能正在酝酿之中。

事实上,互联网的迭代、更新、进化一直遵循着这种规律。

比如,当下许多10后的年轻人,用小红书来建群聊天,这在以前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再比如,以前人们看新闻是通过报纸、电视,后来通过订阅各种新闻APP,而现在,年轻人是从社交媒体的热搜上来获取新闻……

杨吉以为,社交媒体平台的设计应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不断贴合人们的使用需求。“往后,朋友圈是否能够通过加强算法,来区分哪些是亲密关系,哪些是陌生关系,从而形成特定的推送和推流?又能否根据用户的需求在一些功能上做创新玩法?这些都将决定朋友圈的未来。”

反观用户,我们无法预计下一个朋友圈的样子,但它实实在在已为我们的生活写下“生动注脚”。不论是“电子日志”还是“社交广场”,互联网趋势之下,每个用户都需积极调整自己,在现实压力和虚拟世界中寻找平衡,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文中梁辰、周丙皆为化名)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