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有酸文人哪有史学家?现今的酸文人哪有一个真懂历史?
何新读史杂记:
知否?犹太人或是大元朝的国税承包人
【犹太人入华甚早】
犹太人在中国史籍中故称“术忽”、“萨胡”、“石忽”、“勿术”等(见林梅村考证),早在南北朝时期已进入中国。
元代所说的回回中有一些是犹太人。换句话说,当时汉人所称的“回回”有的是犹太人,即“术勿回回(蓝帽回回)”。而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则被称为“白帽回回”。
《圣经》说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同一祖先。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起源于犹太教。中土文人古今不知其分别,因此都被混一称做“回回”。
回回一名,则起于西域中古匈奴、突厥、铁勒别部中之回纥人。
[“回回”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指回鹘人,后来泛指摩尼教徒、景教徒、伊斯兰教徒包括信仰犹太教的犹太人及其他宗教教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窝阔台

1235年元太宗窝阔台颁布“乙未籍户”制度。内专有回回人一类,其中包括除了来自西域的回教徒白帽回回外,还包括非穆斯林成员的蓝帽回回即“术忽回回”(犹太人)、“绿睛回回”(信仰基督教的阿速人)、“罗哩回回”(吉普赛人)以及拜火教(袄教波斯人)和摩尼教徒、景教徒等,元代都统称为回回。
现代世界之犹太人,除一部分黑色犹太人外,主体有出自三大不同源属和血族的族群:
——人数最多者为西欧和东欧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Ashkenazim),即德系犹太人。
——其次为分布在南欧和中东的塞法迪犹太人(Sephardim),即西班牙犹太人。
——在中东和中亚的东方米兹拉希犹太人(Mizrahim),即中东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同血族仅宗教不同。
伊斯兰教的教义很多源自于犹太教。而且两个教派在生活习惯、禁忌上又极为相似。
所以古代中土人混而视之,皆称之为“回回”,唯见其衣冠有别,故犹太回回被称为“蓝帽回回”。
宋代一些犹太人在都城东京(开封)定居。这些犹太人也被汉地人称作回回。他们也乐于承认自己也是“回回”。(参看陈垣先生的有关考证)
元朝时,因回回人曾经为成吉思汗、拔都、旭烈兀的远征事业立过汗马功劳,所以在元帝国政治上可以享受各种特权。
犹太人信仰的是“一赐乐业教”,被中土人认为是回回古教的分支。
“一赐乐业”源自波斯语以及叙利亚语(Israel),即“以色列”的古音译。
宋代入居中国的犹太人对犹太教常用“一赐乐业”为称。
史料显示,犹太教传入中国的年代,一说在五代的后汉(947-950年)时期;一说在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时期,有犹太人在开封府建造了犹太寺。
明弘治二年《重建清真寺记》:“夫一赐乐业立教祖师阿无罗汉,乃盘古阿躭十九代孙也。”
明正德七年《尊崇道经寺记》:“至於台儿庄清真寺一赐乐业教,始祖阿躭,本出天竺西域。”
(参阅陈垣《开封一赐乐业教考》、潘光旦《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
阿丹,即《圣经》中的人祖亚当之别译,亚当亦被犹太人尊为祖。
[附注:元代犹太人被称为“术忽回回”,讲波斯语,混同波斯人、色目人。由于他们所缠头巾为青蓝色,因而明清时期也被称为“蓝帽回回”或“青回回”,即加术速蛮回回。
宋元明清书中用来称呼犹太人和犹太教的词汇据统计有20个之多:术忽、竹忽、主鹤、主吾、术忽特、朱呼得、诸呼得、犹太、攸特、刀筋教、挑筋教、蓝帽回回、回回古教、一赐乐业教、天竺教、天教、希伯来、摩西教、朱乎得、祝虎、珠赫等。术忽来自波斯语Juhud,音译:祝虎,即指犹太人。]
【控制元帝国财税的回回巨商奥都剌合蛮】
元帝国建立之初,为解决军政远征巨额用款,实行包税制度。
元太宗窝阔台(1186年—1241年)时期,汉人富商刘廷玉提出每年缴纳一百四十万两白银承包,窝阔台认为数字太少。1240年,回回巨商奥都喇合蛮出价年纳二百二十万两,取得元帝国的征税全权。窝阔台任命其提领诸路课税所长官,使之控制蒙古国税收及财政大权。
奥都喇合蛮,亦称谔多拉哈玛尔,史云乃来自中亚畏兀儿之巨商,实际可能是蓝帽子回回,犹太富商。
窝阔台十二年(宋理宗赵昀淳祐元年,公元1242年),窝阔台去世。
窝阔台死后,皇后脱列哥那(?--1246年。史称乃马真后)摄政。继续重用奥都喇合蛮,对之十分信任。
乃马真氏临朝听政,擢升奥都剌合蛮为蒙古汗国相国,大小政务,悉听裁决。三朝老臣耶律楚材反对他,被斥逐抑郁而死。
元定宗贵由登基后,以“贪污过巨”之由,将奥都刺合蛮处死,而以回回巨商马合谋·牙刺连赤取代之。
终蒙元一朝,元帝国之财政税收实际上控制在西域回回富商——可能就是蓝帽回回即犹太人手中也。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