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新京报推送了这样一则消息,说是中国前四个月的居民存款增长了7.32万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息很短,大家也知道,消息越短就越重要。

7.32万亿是个啥概念,也就是说相当于四个月的时间全国人存了两个上海。

有人可能不明白了,存得越多不是越好吗?

非也,对经济学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钱这玩意发行出来就是给你花的,大家都不花存起来,这就相当于社会给你打了那么多的欠条。

笔者立即打开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网站,发现居民存款的总额已经达到了297.45万亿元。

也就是说社会给人们一共打了297.4万亿的欠条。

诸位也都知道,欠条是要还的,当这些欠条能兑现的时候都不是事,但当这些欠条不能兑现的时候就会出大事了。

西方社会的存款率很低,基本上都是日光月光甚至把明天后天的钱都花了,这也就是西方之所以发达的原因之一。

老美的消费一直很旺盛,人家三亿人的消费就远远超过了我们十四亿人的消费。

春江水暖鸭先知,经济好坏货币先知。

大家都把钱存起来,不进行投资和消费,就在那儿存着越来越多,说明这个经济体并不健康。

当这个数字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任何一个社会也都是还不起的。

这也就是有的专家说如果国人把存款拿出来买房就能救楼市的原因了。

能不能救呢,答案是肯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现实是居民并不愿意把钱拿出来消费,虽然不断的吓唬通胀了通胀了再不花就贬值了,如果真的发生大贬值的话,那种流氓做法如果可行的话无论是津巴布韦还是委内瑞拉早就成了发达国家。

那就要知道一点,人们为啥不愿意花钱而是选择把钱存进银行了。

这个答案也很简单,除了文化传统上的因素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不确定性了。

如果你今天把钱花了,十分确定明天还能再赚回来的话,那么人们把钱存进银行的愿望就不会那么高了。

但现实是人们的日子过得都一个样,教育医疗养老等现实都在告诉人们,要存够过河钱。

你再怎么宣传让他花钱也不如消除他的后顾之忧。

这也就是一定要花大力气搞社会保障体系。

人们都有了保障也就不会玩了命的存钱了。

降低利率就是降成负的也只能是头疼医脚。

至于社会保障体系,欧洲做得就不错,我们的邻居日本做得也挺好。

有人可能会说了,十四亿人如果也玩高福利的话,哪来的钱?

这玩意儿吧看你是怎么想的,钱存在银行了,就等于进了国家的腰包,至于怎么花那就是一门大学问了,你借给老许,它也并不能干啥子正事。

如果你用来搞社会保障呢,保障体系一搞起来,人们没有了后顾之忧,社会不也就发展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玩意儿是个双刃剑,当社会保障好了,人们的消费愿望也就来了,那时候如果人们都一窝蜂地把钱取出来花掉的话,也够喝一壶的了。

经济没有最优,都是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