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台台君说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在古代战争那血与火交织的残酷场景中,军人打仗是否可以装死?

毕竟怕死是人的天性,哪怕是军人,那也是人。

所以在中国古代战场中,“逃兵”这一群体也几乎历朝历代都有。

那既然有“逃兵”,那有没有装死成功的可能性?以及有没有人装死成功呢?

我们先来说说装死成功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军队虽然没有现在更加精细、立体且详实的作战手册,但古代军队也有着严格的纪律和指挥体系,这也使得装死这种行为在古代战争中很难实现。

在激烈的战斗中,士兵们身处混乱与危险之中。

装死不仅需要面对敌人的刀剑枪炮,还得承受周围同袍的冲杀和踩踏。

一旦被发现,不仅会被视为怯懦的逃兵,还可能遭到敌人的补刀或己方战友的误伤。而且,古代战争往往规模宏大,战斗激烈,装死的人很难在混乱中确保自己不被发现。

战争结束后,战场的清理是不可避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心的清理人员会检查每一具尸体,以确保没有漏网之鱼。装死的人很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被发现,从而面临更严厉的惩罚。

即便一时躲过清理,战场上的各种环境因素,如天气变化、野兽出没等,也会增加装死被揭穿的风险。

同时,古代军队的纪律严明是毋庸置疑的。违反军纪的行为会受到严厉惩处,装死这种明显的逃避行为更是不能被容忍。

军队有着严格的监督机制和问责制度,一旦被发现装死,不仅个人会受到严惩,还可能连累家人和同胞。这种后果对于大多数军人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装死这种行为成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那有没有装死成功的人?

还真有,不过都是特殊情况。

第一个便是飞将军李广,《汉书》记载,李广是在被匈奴俘虏后装死,让匈奴人掉以轻心,这才成功逃脱。

第二个便是刘大耳刘备了,《三国志》记载刘备平叛张纯,在战场上受箭伤,不得已装死,后来被打扫战场的故人发现,这才躲过一劫。

还有最后一个,但并不属于战场装死,而是兵祸所致,所以不再赘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您看,装死可是概率事件加幸运事件,所以装死后成功逃脱真不亚于中个500万的大奖,而且古代军人也有使命感与责任感。

不是有一句话叫“功名之在马上取”,还有“不教胡马度阴山”。在战场上,勇敢地面对敌人是他们的信条,装死这种行为与他们所秉持的价值观背道而驰。

古代的勇士们更倾向于用勇气和热血去迎接战斗的挑战,而非选择装死这种逃避的方式。

各位看客老爷,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