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几栋黑白相间的建筑整齐排列,每一栋建筑都酷似巨大的“储物箱”,机房、冷却车间、应急发电设备分布其中,大量数据信息在这里传递、计算和存储。昨天,记者来到武清京津产业新城高村科技创新园,路边的中国电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十分醒目。走进算力中心,在这里,京内“1毫秒”、京津冀“3毫秒”,低时延、大宽带、高可靠的智能算力生态体系,正在为京津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中国电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是中国电信在京津冀落地的首个大型智算中心,是环京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算力最强的智算项目,也是武清区发展数字经济的代表项目之一,总体规划超过4万架高算力机架,目前已完成2.8万架建设,与新浪、字节、京东等12家互联网头部客户完成签约合作,为5G智慧城市、无人驾驶、港口、制造业、金融服务、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发展提供算力服务。

随着天津市与中国电信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中国电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紧随京津冀区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产业发展方向,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新项目建设,持续提升智能算力承载能力,推动国产自主智能算力万卡池建设,提供绿色环保算力,满足北京万亿参数大模型预训练部署要求。中国电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总经理助理陈碧可介绍:“这里作为集团京津冀区域枢纽算力节点,已建算力1900P(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速度),预计今年6月底交付算力达到5000P,同时预留3万卡的建设空间,有效支撑首都经济圈人工智能大模型、金融、互联网、云服务等产业算力需求,成为推动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持续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武清区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以建设京津产业新城“新产业之城”为统领,以高村科技创新园为主阵地,全力推进电信、联通、中金等重点算力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目前已引入数据中心14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300余家,建成全市唯一云数据应用特色产业主题园区,成为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走廊主轴节点。高村科技创新园总经理杜瀛涛介绍:“园区作为武清区发展数字经济的主阵地,还建有14万平方米的数智产业融合特色低碳综合载体——清数科技园,已成为京津冀地区距离北京核心区最近、规模最大、算力最强的专业智算产业集聚区,全力打造新一代‘数智小镇’。”

今后,武清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和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要求,聚焦打造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锚定算力服务、软件研发、商贸平台、商密应用、国企数科“五大主攻方向”,实施基础巩固、扩容增效、园镇协同、突破发展“四个一批”工程,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产业链思维布局“算链、数链、智链”产业,建设全国最具智算特色的“数智小镇”,打造算力产业生态新高地、数据要素生态新赛道、数实融合生态新引擎、创新创业生态新体系,勇担创新发展“数智先锋”,努力成为引领天津数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来源:天津日报

审核:郦陈雪

编发:马 凯

素材整理:吕昕洺、陈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