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年以来,平凉市紧盯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松绑减负这一目标,深化源头治理,大力整治形式主义,着力解决村级组织事务多、报表多、台账多、挂牌多和证明多等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

明确村(居)组织依法履行职责38项,协助政务服务事项29项,负面事项7项,明晰了村级组织事务边界。坚持“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建立并落实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准入制度,改变社区行政化、机关化倾向,真正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使基层工作从“忙事务”向“抓服务”转变,回归服务群众的本色。

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样式、统一管理”要求,摸排不合格机制牌子2963个。其中,取消机制牌子1382个、合并560个、新增292个、更换729个,规范保留了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标识,切实减轻了基层负担。

明确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25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证明事项办事指南(样表)11份,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立政务数据和基层治理数据资源共享应用机制,凡是能够网上查询或核查的数据信息,不再向当事人索要相关证明;对于未实现共享共用的数据信息,由政府职能部门或单位之间协调查询核实,从根本上改变“社区万能章”现象。(记者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