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11日讯(记者 史思同)随着TLAC阶段性达标期限临近,今年以来,国内五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已陆续公布了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计划。

5月11日,中国工商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将于5月15日发行全国首只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TLAC),打响了国内TLAC债券第一枪。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五大行仍面临一定的TLAC缺口,在2025年初达标要求时点下,国内TLAC债券发行预计将加速推进。但在前期投资时,考虑发行量较小、机构存在观望态度,预计交易不会太充分,流动性的不足可能会导致该债券有一定的价格“错杀”。

2025年达标期限临近,全国首只TLAC非资本债即将面世

具体来看,上述债券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一期)”,基本发行规模为人民币300亿元。其中,品种一为4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基本发行规模为200亿元;品种二为6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基本发行规模为100亿元。

“最终票面利率将通过簿记建档、集中配售方式确定。”目前来看,工商银行本期TLAC债券票面利率尚未确定。在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看来,TLAC债定价将介于国有大行3年期普通金融债及剩余期限3年的二级资本债之间。据其此前预计,大行TLAC债定价或为2.65%左右,但由于未来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行,实际发行时TLAC债发行利率可能低于2.6%。

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银行本期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正是国内首只TLAC债券。

“工商银行发行首只TLAC债券,是中国银行业响应国际监管要求、增强银行系统稳健性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工商银行的国际形象,增强其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告诉财联社记者,银行发行TLAC债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的TLAC监管要求,提高银行在面临极端风险事件时的损失吸收能力,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据了解,2015年,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布《总损失吸收能力条款》,明确了大型金融机构总损失吸收能力的国际标准。根据相关规定,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TLAC风险加权比率和杠杆比率自 2025年1月1日起应分别不得低于16%和6%,自2028年1月1日起应分别不得低于18%和6.75%。

此后,我国监管部门酝酿多年,陆续发布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并推出了TLAC非资本债券这一创新型工具。

国内TLAC债券发行将加速推进,部分大行规划2028年TLAC达标

“根据2023年报计算,当前国内银行TLAC缺口大约在2万亿左右,需要通过发行TLAC债券等方式来补充资本。”在明明看来,随着TLAC阶段性达标期限临近,国内TLAC债券发行预计将加速推进。不过随着2024年《资本新规》落地及监管部门可能提高存款保险基金认定比例,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部分大行2025年初达标TLAC压力不大。

实际上,今年一季度国内五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已陆续公布了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计划。其中,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计划发行规模分别不超过1500亿元、1300亿元、600亿元、500亿元、500亿元。

“接下来公司将向监管部门提交TLAC债券发行事项材料,争取在三季度能发行。”不久前,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资本新规的实施对资本充足率有正向贡献,当前该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优,加上存款保险基金补充,2025年TLAC达标问题不大,目前更多目光放在2028年达标上,已做了一些2到3年的规划和安排。

据了解,TLAC债券主要面向银行自营、公募基金、理财、保险及各类资管等机构投资者。在明明看来,与其他债券相比,TLAC债券的优势在于其较高的信用等级和安全性。同时,由于具有次级属性,票面利率也会有一定溢价,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TLAC非资本债券作为大型金融机构发行的次级债,预估未来会跟银行二永债一样,具备一定的类利率交易属性。”据浙商银行FICC固收团队分析,在前期投资时,考虑发行量较小、机构存在观望态度,预计交易不会太充分,流动性的不足可能会导致该债券有一定的价格“错杀”。但当市场逐步接受该类投资产品,流动性增强,类利率“属性”会获得充分释放。

展望未来,明明认为,TLAC债券的发行趋势可能会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发行规模逐渐增加,以满足G-SIBs的TLAC监管要求;二是发行期限可能多样化,以适应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三是定价机制更加市场化,反映供需关系和风险收益比。此外,随着市场对TLAC债券认识的深入,更多的机构投资者持续参与,投资者基础也将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