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一个远房亲戚,家住豫西南一个小县城,夫妻俩曾经很让人羡慕,丈夫是县文化局局长,妻子在中学当老师,还是中学高级老师,他们有一个男孩,考上了北京某“双非”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

那几年,男的手握实权,女的中学高级教师,儿子又争气,考上了北京的大学,真是春风得意。每年春节贴的对联,都是局长亲自挥毫泼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得意极了。

儿子本科毕业了,因为在学校爱玩手机游戏,学习成绩不太好,勉强拿到本科文凭,没有考上研究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我曾经劝过局长夫妻,说趁你们没有退休,在县城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有办不成的事,不如让孩子早点回来就业,你们给他找一个体制内带编制的工作,岂不是唾手而得?

谁知道,局长夫妻把这个事情跟他们的宝贝儿子一商量,儿子死活不同意,说在北京当临时工也不再回那个小县城,多丢人啊!

他们的儿子从小任性惯了,从来说一不二,父母也有虚荣心,说起来孩子在北京工作,多体面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知道,北京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找的,儿子文凭有点低,学习成绩也不太好,体制内单位进不去,大厂也没有进去,后来还是局长托关系给儿子找了一个民办企业,月薪也就是5000元。

如果在小县城,这个工资不低了,可是在北京,儿子大了,需要结婚,结婚前必须买房,北京买房子可不是闹着玩的,动辄一套四五百万,一般人确实买不起。

关键是男孩爹妈不是一般人,他们县城有两套房子,本来是给儿子准备的,儿子不回来了,就卖掉了一套房子,加上所有的积蓄为孩子在北京交了个首付,买了一套80平方的两室一厅的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男孩的父母退休了,他们张罗着给男孩找了个对象,在北京结婚了。

结婚后很快就生了孩子,爷爷奶奶当仁不让要去北京带孙子,他们名义上是带孙子,实际上是一边带孙子,一边继续养活儿子。

因为儿子和儿媳妇工资低,两人加起来一个月万把块钱,在北京能顾上生活就不容易,房贷肯定还不起,让爹妈来就是找一个还贷的主儿。

局长退休工资高一点,一月也就是6000多块钱,每月全部拿出来还房贷,局长夫人的退休金拿出来养活一家人的吃喝拉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两年,儿媳妇又生了二胎,产假休完被老板炒了鱿鱼,儿子工资这么多年一分钱也没有涨,还是5000块钱,一家老小在北京快揭不开锅了。

没有办法,局长将老家县城的另一套房子也卖了,彻底跟老家断了关系,在北京生活太花钱了,孙子上幼儿园一个月1万,这还是便宜的,另外还要上各种兴趣班。儿媳妇失业后,只得在附近一家超市当了收银员,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局长再也没有以往的风采,这几年头发胡子全白了,腰也弯了,背也驼了。前几天我去北京出差,看到了他,他一脸的后悔,说不该让孩子来北京上大学,不该毕业后留在北京就业,不该太娇惯孩子,当年如果孩子回老家,能给儿子安排到县政府工作,你看如今,混得算个啥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年头,再也不能打肿脸充胖子,谁都知道“长安米贵”,没有那个能力,就不要有那个虚荣心。这个孩子好在有一个爹妈能够给他买房子,交房贷,如果他父母是农民,恐怕早就要逃离了。

这算什么呀,好不容易将孩子养活大了,砸锅卖铁给儿子在北京买了房子,如今还要养活儿子一家人,儿子离了他爸妈这个钱串子,一天都不能在北京生活。

这个故事讲完了,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要逃离北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