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磁暴

上热搜了!

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今天(5月11日)9时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北京时间2024年5月10日23时起发生地磁暴,最大级别达到超大地磁暴(Kp=9)水平,预计未来24小时,磁暴过程仍将持续,后续仍可能发生大地磁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微博平台的情绪分析,相关搜索里,近6成受众情绪是“恐惧”。大家担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地磁暴可能引起头疼、睡不着、起不来床、不想上班、头晕恶心、情绪差、很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大地磁暴真的对人体有影响吗?

你别说,还真有!

比如极光下叫得嗓子疼

什么是地磁暴?

作为最典型的太阳爆发活动,一次日冕物质抛射过程,能将数以亿吨计的太阳物质以数百千米/秒的高速抛离太阳表面,不光是巨大质量与速度汇聚成的动能,它们还携带着太阳强大的磁场能,一旦命中地球,就会引发地磁场方向与大小的变化,即地磁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冕物质抛射(CME)爆发前两个“蠢蠢欲动”的太阳活动区 羲和号卫星

多地因此出现极光

5月11日凌晨,新疆阿勒泰。摄影师Jeff的星空之旅拍摄到极光活动,整个北方的天空都呈现出红色,肉眼清晰可见的看到各种极光柱在不断变化。除了红色外,难得一见的绿色极光,紫色极光也都出现了。摄影师Jeff称:“现场真的是太梦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社交媒体上

全球网友都在分享自己看到的极光

据了解

今晚和明晚可能还有极光

高纬度地区的小伙伴们可以蹲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以来,随着太阳日面上大的黑子群相继出现,太阳持续剧烈爆发,短短一周,爆发了10个X级耀斑和60余个M级耀斑,爆发强度和频次历史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想上班,和地磁暴有关吗?

一些网友表示,大地磁暴给自己身体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比如就有网友表示最近两天比较困,嗜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磁暴对地球上生活的生物体而言,有直接、明确影响的,可能就是需要借助地磁导航的生物们了,比如信鸽。而对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此前网传的“地磁暴引发失眠、犯困、心慌、烦躁”等,都是谣言或借地磁暴开玩笑,并不科学。

虽然对人类身体健康几乎没影响,但地磁暴确实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影响。比如会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干扰无线电通信、影响飞机轮船等的导航,甚至影响到手机信号;高能粒子还可能对人造卫星、空间站等人造飞行器造成损害,导致故障。强地磁暴还可能会对电力传输(闭合回路)系统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变压器或其他电网设施损坏,引起电力中断。

我们该如何应对?

由于地磁暴对地球空间环境、通讯、自然生态以及人体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地磁暴期间,我们需要知道并需要侧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出行。地磁暴可能引发一系列电磁现象,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待在室内相对安全。

其次,要关闭不必要的电子设备,尤其是高功率电器,以避免设备损坏或引发火灾。地磁暴可能对电力系统和通信设备造成干扰或损坏,因此减少使用这些设备可以减少潜在的风险。

第三,对于重要设备和基础设施,如电力系统、通信系统等,需要进行特殊的防护措施。这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数据丢失。、

另外,地磁暴还可能对导航系统产生干扰,导致定位不准确或信号中断。因此,在驾驶或进行其他需要导航的活动时,应尽量减少对GPS等导航系统的依赖,并备好地图作为备选方案。

最后,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地磁暴期间,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电磁辐射对身体的影响,如佩戴防辐射眼镜、防辐射手机壳等防护设备,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尽量保持距离,减少暴露。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来 源 | 国家预警发布、新华社、Jeff的星空之旅、科普中国、新京报、澎湃新闻、光明日报

编辑 | 李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