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李林牧 詹文雪 刘佳

“平时比较少吃鱼,好不容易吃一次,还被鱼刺卡住了,幸好你们处理得及时!”5月11日,在武汉市普仁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病房内,袁女士(化姓)连声道谢。

袁女士今年35岁,5月9日晚上,在与家人共进晚餐品尝红烧鱼时,突然被鱼刺卡喉,出现干咳、呕吐,整个面部迅速涨得通红,她不断地用手抠自己的咽喉催吐。袁女士的丈夫见状,迅速开车把袁女士送往家附近的武汉市普仁医院急诊科就诊。

急诊科医生严进迅速为袁女士进行了CT检查,结果显示鱼刺已卡在颈段食管入口,由于两头尖锐,鱼刺完全扎入黏膜内,万一造成出血穿孔,后果将不堪设想。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消化内科二病区值班主治医师刘佳立即与消化内镜中心的手术医师及护士取得联系,准备立即进行手术,取出鱼刺。

术中,消化内科二病区主治医师邹荣利用消化内镜技术精准定位鱼刺位置,发现鱼刺已深深嵌入食管入口黏膜内。退镜后,团队先将内镜端套上透明帽,避免鱼刺对黏膜造成二次损伤,再用一次性异物钳夹住鱼刺的顶端,仅用时3分钟,就成功地将鱼刺取出。术后,袁女士的咽喉部疼痛明显得到了缓解,恢复状况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胃镜下取出的3厘米长鱼刺(武汉市普仁医院供图)

武汉市普仁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郑亚萍表示,吃鱼时千万要小心,如果不慎误卡鱼刺,千万不要试图通过强行催吐或大量吞咽饭菜的方式处理鱼刺,否则可能会导致鱼刺划伤食管壁或越扎越深。尤其是强行吞咽,可能会将异物从卡在食管入口处推到卡食管第二狭窄处,而此处紧邻大动脉血管,万一扎入血管后果不堪设想。正确的方式是立即停止进食,先尝试咳嗽,看能否将鱼刺排出;如果卡的位置比较浅,也可以让家人帮忙用镊子轻轻取出;如果位置较深,出现持续性咽喉部及胸部不适,应及时就医处理。

郑亚萍主任提醒,误吞鱼刺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事件,在进食鱼类等带刺食物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小心谨慎,避免发生类似的意外伤害事件。

更多资讯请扫码加入极目新闻内科群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