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一天,梁益建在门诊室接待了一个三口之家。

两个大人神情憔悴,眼底满是绝望。

小女孩脸色苍白,鼻子上插着氧气管。

虽然被大人搀扶着,但明显能看出她的身体向右倾斜。

凭借多年的骨科经验,梁益建知道,这种倾斜不仅是因为体力不支;

更深层的原因,是脊柱畸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重度脊柱侧弯患者

梁医生,我们已经走遍全国大大小小的医院。

这里,是我们能找的最后一个地方,请您给我们一个希望吧。

不管结果如何,只要您能帮孩子治疗,我们无怨无悔。”

一个大男人说完这些话,已经是几度哽咽。

梁益建虽然行医多年,但始终保持着一颗敏感的心。

对于病患与家属的沉痛,他总能将心比心,感同身受。

安慰了两个大人几句,他开始给小女孩做细致的检查。

随着检查的进行,梁益建的心也一点一点地往下坠。

小女孩脊柱畸形大概130度,在全世界脊柱领域内,这都属于禁忌症。

一旦手术,患者不是瘫痪就是死亡。

现在,家属虽然口口声声说“无怨无悔”;

但真出了事情,到时候他们是一告一个准。

可是,如果不治,小女孩因为极重度脊柱畸形,导致肺部极度衰竭。

如今已经不能自主呼吸,只能靠着氧气续命。

能活的日子,已经不长了。

治,还是不治?

面对这个选择题的,是骨科医生梁益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呢?

当时的梁医生,又是如何选择的呢?

1964年,梁益建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他是家里的老小,上面还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

加上母亲,全家七口人,都靠着父亲上班的那点死工资过活。

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但好在母亲总能东挪西凑,让孩子们吃饱喝足。

随着哥哥姐姐们慢慢长大,能帮家里干点活了;

梁益建总能从父母亲欣慰的笑容中,体会到一种幸福:

一种“一家人相亲相爱,欢声笑语时常围绕在身边”的小小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益建一家七口,左一为梁益建

如果没有在采煤过程中,频频发生的事故,梁益建可能不会那么早就考虑将来要做什么。

即便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在,不时还会有矿难的新闻搅动人的心弦;

更别说,环境和技术都相对落后的七、八十年代。

是的,他的父亲是一名拿命挣钱的采煤工,靠着挖煤来养家糊口。

梁益建一直记得,父亲遭遇过很多次矿难。

可以说,每次矿难发生后,家里愉快的气氛就会消失一阵子。

取而代之的,是后怕,是一家人对父亲安全的担忧。

最初几次,或许是上天眷顾,父亲总能死里逃生、化险为夷。

虽然会受伤,有时候甚至需要住院,但终归都能康复。

然而,人生中并没有永远的好运。

那一次矿难,因为肋骨断裂,导致胸腔畸形,父亲就再也没有正常呼吸过。

梁益建从小就有很强的感受力和同理心,总能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

那次事故发生后,面对自己敬着、爱着的父亲,更是如此。

每次听见父亲因为疼痛,即便极力忍耐,却还是不由自主的呻吟时,他也会觉得痛苦万分。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像千万条小虫一样,噬咬着他的心。

“看见父亲饱受疼痛的折磨,而我作为儿子,却无法帮助父亲减轻痛苦。

那种心情,是一种撕心裂肺的难受。”

即便事情过去了几十年,回忆起当初的情景,梁益建还是会泪流满面,难受得语无伦次。

当时的他,总是想着,如果有人能把父亲的病治好,那该多好呀!

可是,当时真没有这样的人。那么,就让自己来做这样的人吧。

从那以后,他立志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梁益建明白,如果不努力,梦想就只能成为空想。

为了考上心仪的医科大学,他开始拼命地学习:

早上,他比别人早起半个多小时背书;
课间,除了必要的上厕所外,他总是留在座位上记笔记;
中午,别的同学午睡或者聊天,他留在教室里做题,有时候做得都忘了吃饭时间;
晚上,他总是学习到深夜。寝室熄灯了,他就趁宿舍管理员睡着后,偷偷到走廊外的路灯下学习。

眼看他的眼睛近视得越来越厉害,身体也越来越瘦弱。

母亲不得不提醒他,如果身体垮了,即便考上大学,梦想还是实现不了,梁益建这才“收敛”了一些。

十年寒窗苦读,高考成绩出来后,他如愿考上医科大学。

左一为梁益建

通过老师的介绍,梁益建才知道,医学是最尖端的学科之一,需要学习的专业课程多达50多门。

医学本科为5年制,他需要用4年的时间学习书本知识。

剩下的1年时间,会前往医院的各个科室轮转实习。

即便有的同学已经锁定自己的专攻方向,就像梁益建自己,他的目标就是骨科。

但因为各科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将基本功练扎实,才能在专攻某个领域的时候,做到事半功倍。

另外,老师还强调,在现代医学中,不得不承认,西医在某些方面确实领先国内很多。

为了能够跟进时代,他还必须学好英语,以便查阅国外最新的文献期刊和相关资料,了解国际上的医学动态。

听了老师的分析,梁益建在学习上,总是保证专业课和英语课齐头并进,这也为他将来出国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能多积攒一些临床经验,本科毕业之后,梁益建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读研究生、考博士,而是进了一家医院,做起了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十几年间,他深刻体会到,要想当一名医生,不仅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还需要有责任心和强大的心灵。

没有强健的体魄,无法应对医院里不规则的作息时间;

没有责任心,就做不到为病人负责,很容易发生医疗事故;

没有强大的心灵,在遇到治疗难题时,可能就无法做出理性的判断。

幸而,梁益建觉得,经过多年的锤炼,在这几个方面,他交出了一份令自己还算满意的答卷。

就在众人觉得他事业也趋于稳定,不会再折腾的时候,他却做了一件令大家大跌眼镜的事情。

2003年,已经39岁的梁益建骨科研究生毕业。

经过推荐,他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深造,师从世界脊柱协会主席汉森袁教授。

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2008年前夕,梁益建获得神经学博士学位。

梁益建与汉森袁

像梁益建这样的人才,在全世界都深受欢迎。

当时,美国很多企业和医院都对他伸出橄榄枝,但他还是坚持回到祖国的怀抱。

他说,自己要为穷人治病。

之所以有这种想法,离不开儿时的经历。

父亲瘫痪在床之后,家里的生计每况愈下,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每次梁益建生病的时候,母亲总摸着他的额头,满怀愧疚地,一边流泪一边说道:

“你生病了,妈妈真的很心疼,很想给你看病。

但是,妈妈没能力,家里确实没有钱。妈妈没办法呀。”

梁益建接受采访

那时候,他下定决心,自己不仅要当一名医生,还要当一名给穷人看病的医生。

就在梁益建回国后,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他却遇到了一个难题,也就是文章开篇发生的那一幕。

通过详谈,梁益建了解到,那对夫妇都是人民教师,只有这么一个女儿。

他能感觉得到,看着女儿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样,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都只能靠氧气续命。

这对父母的心就如同上了刑场,被一刀一刀凌迟一样,只恨不能替孩子遭罪。

他也能想象得到,为了女儿的病,他们不知道被多少家医院拒之门外,被多少医生下了死亡通牒。

他甚至还了解,在这一刻,这对夫妇绝对会为了女儿,而豁出一切。

毕竟,那是他们唯一的女儿呀!

一般来说,脊柱侧弯40度以下,可以借助专门支具外固定进行矫正治疗;

40度以上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而超过130度,在全世界,都没有成功治愈的先例,属于禁忌症。

那些不收治小女孩的医院和医生,在操作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可是,透过这对夫妇看孩子的目光,他甚至能够看见当初的自己,也是这般绝望而无助地看着病床上的父亲。

那时候,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拒绝收治禁忌症患者的事情,每年在各大医院或多或少都会发生。

因为收治禁忌症患者,最后因为治疗效果不佳,反而背上官司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有网友讲过一个身边的故事。

有个孩子患有肿瘤,因为风险太大,所有医生都不敢动手术。

孩子的父亲眼看孩子不治也会死,还不如赌一把。

他书面承诺自己知道风险,不管结果如何,一定不追究医院的责任。

一般医生都知道,这种话也就是说说而已。

最后如果真的出事了,出于各种原因,有些人该闹还会闹。

只有一名医生,出于爱心与人道主义,答应给孩子做手术。

手术过程中一切顺利,但是,孩子仍旧没有挺过来。

孩子的父亲最后将医生告上法庭,说她医死了自己的孩子。

可是,经过调查,手术过程全部符合规范,没有任何错误,因此并没有对这位医生予以处罚。

孩子的父亲却不依不饶,在医院门前拉横幅,骂医生庸医误人。

这名医生最后被迫辞职,不知去向。

这种事情,作为同行,梁益建肯定知道。

梁益建和同事们

可是,他却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

他说:“再难治的病,我也要治。如果我不闯,每个人都不做,他们(患者)就没有了希望。”

梁益建的情怀,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鲁迅先生曾说的那句名言:

“此后如竟没有火炬,我便是唯一的光。”

眼看家长做手术的态度非常坚决,在内心深处,他已经答应了这对夫妇。

不过,他还是跟他们说,给自己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考虑。

他并没有说明,自己考虑的不是做不做手术的问题,而是怎么做手术,怎么能在保住孩子生命的同时,将孩子的病治好;

并且确保,让孩子的肺功能恢复到,可以健康地活下去的程度。

因为小女孩的病情涉及到内科,整整一个星期,他与内科专家多次讨论手术的可行性方案。

梁益建

最后,虽然没有任何胜算,他还是决定拼一拼。

他想,既然一次手术难度太大,成功率不高,何不将一个大手术,分成多个手术来进行呢。

虽然大致方案制定了下来,但具体实施起来,难度却世间罕有。

毕竟,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前无古人的一次手术治疗。

为了能及时解决治疗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梁益建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做好随叫随到的准备。

接下来,一场硬仗等着他来打。

因为是第一次做脊柱畸形领域里,130度的极重度畸形禁忌手术。

治疗过程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梁益建总能凭借他过硬的医学知识,解决这些麻烦。

他一直记得天坛医院的王忠诚院士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向病人学的。”

对此,他有自己的解释:“治疗过程中,不怕有问题,反而要找问题,总结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小女孩一共做了四次大手术,几十次小手术,前后历时8个月。

而每次大手术,差不多都需要十几个小时。

有时候,做完手术,梁益建累得不想说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当即就睡在了手术室外面的小板凳上。

休息中的梁益建

在这8个月中,梁益建将自己的生活,与小女孩的生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里凌晨两、三点,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只要小女孩身体有异样,他便立即前去处理。

庆幸的是,女孩康复得非常好,出院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上学、生活。

可以说,梁益建一战成名。

此后,很多被北京上海广州的大医院拒收的患者,都慕名前来找他治疗。

虽然,他形容自己每次做手术,“就像在川藏线的悬崖边开车”,但他还是来者不拒。

他说:“我没办法见死不救。”

据统计,这些年梁益建参与的脊柱畸形手术,达3000多例。

他亲自主刀的有2000多例,仅在2017年,他就收治了420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

梁益建和患者家属

这些患者的手术里面,很多都突破了国际公认的三大禁区:

极重度脊柱畸形无法矫正;
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脊髓畸形无法矫正;
极重度脊柱畸形合并极重度呼吸功能障碍无法矫正。

可以说,梁益建在极重度脊柱畸形领域,已经站在世界的最前沿,许多海内外的脊柱外科专家,都自叹不如。

为了造福整个医学界,他将自己从手术中闯出来的经验,编撰成书,公布于众。

很多患者因为长时间“弯腰驼背”,食道、气道、血管、脊髓、神经都比脊柱短。

如果一次性矫正的话,这些体内器官就会拉断。

所以,治疗周期长,患者往往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都需要住在医院。

他不仅将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收治病人,还研发了一套矫形牵引设备,帮助病患将器官慢慢拉长,来匹配脊柱矫形之后的长度。

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带上设备的患者为“天线宝宝”。

梁益建帮患者调整牵引设备

天线宝宝们住院期间,梁益建还自掏腰包请人来教他们唱歌。

既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又增强了他们的肺活量,以便达到手术的要求。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

有一次,他接到一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名叫刘任富。

刘任富的脊柱折叠严重,即便人站起来,头却还是朝地。

吃下去的东西都会反流到食道里面,导致他患有胃溃疡和食道炎。

又因为不能正常站立,长时间五脏六腑没有归位,致使器官衰竭。

因此,他还伴有极重度呼吸功能障碍、心脏供血不足、全身骨质疏松、重度贫血等症状。

而刘任富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站起身抬起头,看一看周围一直以来,帮助他的那些人的脸。

梁益建感动于他这个小小的奢望,下定决心一定要治好他。

了解到刘任富家庭贫穷,根本出不起治疗费用,而自己也没有什么积蓄,他便向刘仁富要了家庭地址。

并保证,一年之后,等他筹到钱,就来接他做手术。

刘任富想,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肯定是这个医生想打发走自己的借口。

可是,一年之后,梁益建真的开车到村里,对他说,自己已经筹到十几万块钱,够给他做手术了。

原本,因为不想拖累父母,刘任富已经做好了结束生命的准备。

可梁益建,却为他带来生的希望。

事后他才知道,自从对他许诺之后,梁益建就将他的信息输进手机里。

平时看见亲朋好友,就会找他们募捐,不拘泥于多少。

梁益建筹款

就这样,整整一年时间,他愣是筹到了刘任富的医疗费用。

手术成功之后,刘任富终于不用再弯腰了,可以直立了。

他的身高从1.1米涨到1.78米,他还学会了理发,如今养活自己没有任何问题。

大音希声,大爱无言,而爱却可以传递。

面对记者的采访,刘任富甚至说出:

“如果有需要,我愿意用我的命,换梁医生的命。

因为,还有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的病人,需要梁医生。”

刘任富与梁益建

一直以来,梁益健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贫穷患者的资助治疗。

他深知很多患者家境都不好,总是四处走访查询。

一旦发现有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就会主动为他们筹集治疗费,并为他们治疗。

前前后后,他为200多名患者筹集了880万元。

直到2014年,有一个慈善基金会找到他,愿意与他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帮助,他才停止了募捐。

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他不为自己的繁忙而烦忧;

反而担心自己会在疲惫时,对患者不经意间的眼神、动作或者语言,影响到患者的心情。

成名之后,初心仍在,难怪人们说他像一束光。

敬畏每一个生命的同时,用精湛的医术,治愈患者的身体;

用理解和宽慰的爱心,滋润患者的心灵。

其实,梁益建的所作所为,很多都已经超出一个医生的本职。

可以说,他是冒着极大的风险,来做这一切。

而这也正是感动患者,被患者称为再生父母,被评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的原因所在。

“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写到:

自诩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

四处奔走募捐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

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梁,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他当得起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描述的“大医”二字: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凶吉,护惜身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