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授下场孵化,是生命科学企业创业模式的一缕缩影。

放眼产业界,前有清华大学陈国强博士团队成员凭借PHA生物塑料技术创办了融资近2亿元的蓝晶微生物,后有清华大学许锦波教授团队培育出以分子之心为代表的一大批硬核独角兽。

在AI+蛋白质与合成生物学领域,也正越来越流行教授、科学家指导,年轻学生创业的模式,他们崛起成为一支新生的创业军团。

在此,笔者整理了部分相关企业创始人的学术背景,并探讨这些师出同门的企业,在各自的产业布局上又有哪些异同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华大学许锦波团队


被业界誉为“AI预测蛋白质结构全球第一人”的许锦波教授作为分子之心的创始人为业界所熟知。

他是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卓越访问教授,曾任美国芝加哥丰田计算技术研究所终身教授。

2022年诺贝尔专题研讨会全球50位受邀演讲嘉宾中,许锦波是唯一中国大陆代表。

2016年许锦波教授团队在CASP12上其首次展示了第一代人工智能方法RaptorX。

成功将残差网络应用于蛋白质残基接触图的预测中,人类对蛋白质结构的预测精度被大幅提升。

其于2022年1月创立的分子之心自主研发了国内首个功能完整的人工智能驱动的蛋白质预测和设计平台“MoleculeOS”。

分子之心使用AI从头设计的荧光蛋白

运用数据驱动的AI方法,快速识别、改造甚至从头设计最合适的蛋白质,从而颠覆大分子药物设计、合成生物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研发范式。

从2005年开始,许锦波教授就在芝加哥大学附属的丰田技术研究所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该课题组也成为了中国AI+蛋白质企业孵化的摇篮。

有趣的是,许锦波曾在媒体采访中分享道,研究团队最开始将论文投到Nature子刊时,编辑并不太相信他们的结果。

他表示,学计算机出身的人更容易接受他们的结果,而学生物化学或者生物物理的人,因为此前就不习惯于使用类似的方法,并不太容易接受这项结果。

而他两个创业的学生,就分别拥有生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背景。

智峪生科的CEO王晟博士,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后研究生师从许锦波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 年,他作为主要开发者之一,见证了全球首个以深度学习预测蛋白质结构的方法RaptorX-Contact 的诞生。

毕业后则加入了腾讯AI Lab主导开发tFold,该工具在 CAMEO国际测评中连续半年保持周度冠军。

2022年5月,王晟离开腾讯AI Lab加入智峪生科担任CEO。

据了解,智峪生科的部分创始团队来自 tFold 研发团队,其余创始成员都或多或少与王晟有过多年合作,王晟博士加入智峪生科更像是一种“回归”。

目前,智峪生科已组建起一支在合成生物学产业界领域拥有深厚积累及实战成果经验的团队,在代谢发酵工程方面曾生产出千克级、吨级的各类合成生物学产品。

自研的AI计算平台“峪云 ZCloud”,能将合成生物学管线的研发周期缩短为原来的1/3左右,可直接将研发成本下降一到二个数量级。

可见相较于分子之心,智峪生科走的是综合性平台化路线,除了计算服务外,还拥有自己的合成生物管线,这或许正得益于王晟博士的生命科学背景。

另一家与许锦波教授团队渊源颇深的企业是华深智药

其创始人、CEO彭健博士,本科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后研究师从许锦波教授。

而他创办的华深智药则从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中孵化而出,是该院的首家人工智能计算科学企业。

2021年8月,华深智药与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团队、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智慧医疗团队合作,开发出了首个由人工智能设计、具有临床价值的广谱新冠中和抗体HX001。

其AI抗体设计平台Helixon Design,能够大规模地模拟分子间相互作用,高效地对于多靶点抗体进行设计,大幅缩短研发周期。

AI+新药开发领域,尤其是大分子与免疫治疗研发管线成果颇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华大学陈国强团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陈国强教授就开始了“生物合成PHA材料及其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NGIB)”的研究,致力于推动PHA生物塑料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

2005年,陈国强教授和科研团队在位于世界上最酷热、最干燥的地区之一的新疆艾丁湖筛选出工业微生物菌株 —— 嗜盐菌Halomonas。

随后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学方法,团队重新编辑了嗜盐菌的基因,改造出适应能力更强、生长速度更快的菌株。

这项基于嗜盐菌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目前菌株已连续超过20代迭代,可以实现各种生物及化学品的成功生产。

凭借这一成果,陈国强成为首位获得国际代谢工程奖的中国科学家。

此前获得此奖的科学家包括生物化学工程先驱James E. Bailey、合成生物学领域权威Jay Keasling等。

陈国强教授亲自创办的合成生物学企业微构工场,就是将这一技术成果投入产业界的直接载体。

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企业至今已完成三轮近7亿元人民币融资,专注于嗜盐微生物的改造和工程化应用,进行“平台+产品”双矩阵发展。

产品以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为核心,搭载了全新一代数字孪生引擎的微构工场合成生物学智能生产示范线,已在北京中德产业园正式投产。

据悉,该智能示范生产线年产可达千吨级,获得了欧洲DIN工业/家庭堆肥降解/生物基含量满级认证,完成了中国食品可接触材料的获批等合规性手续。

由陈国强教授团队孵化而出的,还有合成生物学明星企业蓝晶微生物

该企业成立于2016年10月,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李腾师从陈国强教授,专注于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是国内第二家布局PHA的企业。

在2021年-2023年的合成生物学概念爆发期,该企业完成了15亿元的B轮融资,刷新了国内一级市场同赛道企业的融资纪录。

在持续领投了五轮融资的峰瑞资本眼里:目前国内合成生物公司多还停留在技术层面,即有高通量平台能进行快速筛选,但蓝晶有成熟的产品应用。

与平台型公司不同,蓝晶的思路是科研产品化,先做PHA产品,从前端到后端先做完产品,再把后端变成一个平台,之后延伸到其他管线。

蓝晶微生物的核心产品管线是海洋可降解塑料聚羟基脂肪酸酯 PHA(蓝晶™),在体内与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最终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细胞无毒性。

目前蓝晶™PHA一期工厂已实现当年动工、当年投产,跨越了从Lab(实验室)研发到Fab(工厂)工业量产的“死亡谷”。

除此之外,还有一家天使轮融资数千万元的合成生物学企业,也脱胎自陈国强教授团队成果。

那就是优信合生,这家创立于2021年的微生态制药企业,创始人陈晶瑜毕业于清华大学,师从合成生物学专家陈国强教授。

优信合生致力于开发活体生物药(LBP),这是一种用于治疗、治愈或预防人类疾病的活生物体,属于合成生物学与医疗应用的前沿交叉学科。

目前团队成功利用自研的U-Synbio技术平台,以益生菌为底盘,构建含有高效的酶的工程菌,使其在人肠道内实现消除有害物质、递送药物等功能。

在适应症选择方面,主要布局在遗传代谢病,有PKU苯丙酮尿症LBP、H 氨酸代谢病 LBP、M氨基酸代谢病LBP三条在研管线。

北京大学王初团队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王初教授的课题组同样人才济济。

作为北京大学第一个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课题组,该团队以蛋白质组学研究为基础,但又比它更深一层。

通过研究人员将化学探针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相结合,在研究蛋白质类型的同时更关注蛋白质的活性状态、结构以及配体结合能力。

这就让这门学科成为了对分子模拟和药物设计而言非常“实用”的学科技术。

王初教授团队在对蛋白质组中的功能位点和靶点的不懈发掘中,为前沿交叉生命科学产业领域培养了众多具有融合学科背景的优秀人才。

其中就包括AI蛋白质设计公司力文所的创始人王浩博博士。

这是一家是一家通过AI算法驱动进行蛋白质设计的科技型企业,对外提供蛋白质序列设计、优化及改造等技术服务,协助客户从序列端起步建立完整的专利壁垒。

其开发的蛋白质设计平台Lésign®,能将生物系统发育以及物理势能信息嵌入AI共进化分析模型。

可有效利用自然界进化试错以及物理模型的校正,能够引入大量突变,产生多样蛋白序列,并且可基于通用的扩散式生成模型,对蛋白结构进行重新设计生成。

目前该平台已孵化出多条管线,且已有一条管线实现上市,一条管线进入放大生产,多条管线同步进行研发。

科络思生物的创始人陈南博士,更是王初教授第一批博士生。

创立于2021年的科络思生物是国内首个专注于利用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从事创新小分子药物研发的企业,聚焦于小分子创新药物的临床前开发。

已建立起活性小分子-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定性定量分析、创新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五大技术平台。

与50多所高校和多家药企(南京药石科技,南京药捷安康,甘李药业等)拥有长期合作关系,为靶向“不可成药”蛋白质提供解决方案。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