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交所连发 4 份罚单,指向科立德、其保荐机构海通证券、会计事务所和签字会计师。科创板确实更重视科创属性,哪怕你不分红,研发高也行,但就是有公司想钻空子。在今年严监管的背景下,根本混不过关,这也给所有待上市和已上市的公司敲响了警钟。

这家企业去年 6 月申请上市,今年 2 月保荐人就撤回了,但依旧被上交所查明其问题——科创属性造假。根据提交的文件,该公司有 44 个研发人员,但为了提高研发属性,它把生产技术员变成了研发岗,试图蒙混过关,而且这 44 个人中,有 33 个人同时要干非研发的活儿,实际上基本没有研发力量。研发人员造假,研发金额自然也注水了。研发需要领料,而其领料和车间投料根本对不上。更令人吃惊的是,该公司还欠国家税款,拖欠工资。一家要上市的企业拖欠企业所得税,还想闯关上市,真把股市当什么了?

该公司还给自己包了一层外衣,声称自己是国内同行排名第一,全球排第三。还说林德集团、液化空气集团、默克集团都要采购其产品,定金一看,林德集团 2023 年上半年采购了 42 万人民币,液化空气集团采购了 65 万人民币,默克集团 2022 年采购了 16 万人民币,2023 年一毛钱没买。这完全是在包装自己,碰瓷巨头,其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种公司要上市,不知道会坑多少人?

自科创板开市以来,上市企业的含科量备受关注,但这些公司以及保荐机构、会计事务所,真的尽到了看门人的职责吗?如果不是现场督查发现了问题,这种公司是不是就带病闯关成功了?A股 现在已经上市的公司里,是不是也有公司存在同样的问题呢?2024 年我们一直提示要规避一些小微个股,不是我们不重视成长,而是这样的公司很难让人放心,而且保荐机构的券商也难辞其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