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开工。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浙江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意见》,明确全省对口支援工作重点,并将对口支援涪陵的24个受淹乡镇(办)划片,把对口支援工作分解落实到有关市。

三十年来,浙江跨越千里,对口支援涪陵,凝聚起“团结协作、众绘宏图”的磅礴合力,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

2024年,浙江对口支援涪陵走过“而立之年”。132个经济合作项目、282.45亿元到位资金、1102个公益事业建设项目、4.58亿元无偿捐赠资金……这是浙江、涪陵携手并进交出的亮眼成绩单,也是浙江、涪陵友谊升华的强有力注脚,亦是“而立之年”幸“涪”生活“浙”样绽放的历史性见证。

三十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带领杭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台州、温州等7个市及下辖的40个市县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效务实的举措行动,持之以恒对口支援涪陵三峡移民及后续工作。2023年,涪陵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26亿元、增长8%、增速居重庆市第四。

从外部“输血”到自主“造血”

助力涪陵工业高质量发展

如果把时针拨回1994年,当时的库区企业普遍运营困难。那一年,26岁的马兹清刚参加工作没几年,他所在的涪陵罐头厂和涪陵糖果厂、酒厂都濒临破产,工人面临下岗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娃哈哈涪陵公司厂区(局部)。何乾健摄

当年12月,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牵线和促成下,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娃哈哈集团”)成立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涪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娃哈哈涪陵公司”)。作为首个进驻涪陵的浙江企业,娃哈哈集团改变了马兹清等1300余名职工的命运。娃哈哈集团对涪陵位于库区的3家特困国有企业进行迁建改造和实施开发性移民,不仅圆了搬迁移民的安居乐业幸福梦,也为涪陵工业经济崛起版图画上了亮丽一笔。

通过成熟的产品、技术和市场,辅以资金支持和品牌优势,娃哈哈涪陵公司一举打开局面,产值、利税实现连年快速增长——1997年,跻身“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成为当时西部地区最大的饮料生产基地。截至2023年,娃哈哈涪陵公司累计实现产值114.32亿元,上缴税金8.72亿元,完成利税22.8亿元。

在娃哈哈涪陵公司干了近三十年的马兹清,如今是发酵奶车间的主任。谈及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他十分动容地说:“‘娃哈哈’就是我们的家。学技术、搞管理、涨工资、住楼房,我的梦想都在这里得到了实现。”

娃哈哈集团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市场经验,帮助娃哈哈涪陵公司由“输血式”帮扶,快速转变为“造血式”发展,成为涪陵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之一,并带动相关产业良性循环。现在,“一瓶水”仍然是新时代涪陵工业“18朵金花”之一。

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全貌。何乾健摄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华峰集团、国盛基业、万丰奥威、万凯新材料、吉利新能源动力电池、青山瑞浦等245家浙企落户涪陵,这些企业不仅帮助涪陵工业由外部“输血”实现自主“造血”,也在涪陵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找到了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峰氨纶数字化车间。何乾健摄

华峰集团在涪陵投资建设的重庆华峰,拥有全球单体最大的氨纶生产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企业,每年己二酸出口量达20万吨,并为国内周边区域供应己二酸近40万吨,有力带动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酰胺、聚氨酯行业的发展。

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食品级聚酯(PET)切片产品。何乾健摄

浙江正凯集团于2018年在涪陵临港经济区成立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20万吨食品级PET高分子新材料项目,有效弥补西部地区聚酯瓶片的空缺。2023年,该公司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成为全球行业内规模领先、技术先进的食品级PET高分子新材料企业,位列涪陵6家百亿级企业之中。

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何乾健摄

2022年8月,卡涞科技落户涪陵高新区,创下从签约到投产不到半年的涪陵“卡涞速度”。如今,一期6条生产线全面投用,二期24条生产线正在进行场平工作。专注于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创新与应用的重庆卡涞,达产后为全球同类企业规模第一,产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第一。

这些年,涪陵持续擦亮“服(涪)到位、零(陵)距离”营商环境品牌,深化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持续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加速浙江入涪企业扩能增产、转型升级,浙江企业在涪陵实现高质量发展,真正落实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三峡对口支援原则,有力推动了区域产业协作和经贸合作不断走向深入。

2023年,涪陵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471亿元、总量跃居区县第二,工业增加值771亿元、总量跃居区县第一,沿链聚合集群发展千亿级先进材料产业、产值超1200亿元、占全市超1/5,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300亿元、占全市11.6%,页岩气、中药、造船业产值均居区县第一。

当前,涪陵正加快构建“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1238”产业科创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庆华峰、重庆万凯、重庆卡涞……这些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也正乘风而上、顺势而为,不断做大、做强、做精、做特,积极构建上下游贯通、全链条协同的现代产业生态。

办实事 解民忧

真情换真心 创造高品质生活

三峡工程按175米蓄水后,涪陵有51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被淹没,因此,移民搬迁,不只是异地建房,最为紧迫的是移民安置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教育、医疗、交通、饮水、环境、卫生……都关系着移民群众能否实现“安得稳”到“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江省援建的马鞍街道双溪公园。何乾健摄

初夏时节,阳光和煦、万物向荣,波光粼粼的人工湖勾勒出双溪公园的秀丽轮廓,描绘着移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在家里看自然的四季更替,踏出门享受生活的舒适惬意,这一幕,在马鞍街道双溪移民小区成为现实。谁又能想到,以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居住环境差,管理不规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功能设施也不完善,无法满足群众的“安得稳”需求。

双溪、盘龙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何乾健摄

现在,在浙江的帮助下,双溪移民小区实现大变样:崭新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落地,不仅方便居民办事,还经常开展厨师、月嫂等免费技能培训;渗漏的山坪塘摇身一变成了清澈的人工湖;露天垃圾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基础设施完善的双溪公园。

“我们小区热闹得很,几乎每天晚上都有一两百人在小区的坝子上、公园里,唱歌、跳舞、休闲,日子过得舒心得很呐!”居民郭绍会说。

其实,在涪陵,像双溪移民小区这样,由浙江援建的民生项目还有很多。高标准的涪陵五中体育场、江北街道实验学校体育场、涪陵第二十一中多功能厅;功能齐备的马鞍街道民安家园移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敦仁街道高笋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蔺市街道红旗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现代化的涪陵区福利院、蔺市街道中心卫生院、南沱老年公寓;便民惠民的白涛街道移民文化广场、清溪镇祥和广场、珍溪镇平阳移民友谊广场。

这些年,涪陵与浙江同心协力,认真贯彻落实对口支援移民小区后续帮扶工作要求,聚焦改善民生、突出重点、整合资金,累计实施城镇移民小区综合帮扶和农村移民安置区精准帮扶“两项工程”20个,促进了移民小区融入城镇一体化发展,为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涪陵移民乡镇路网已全部实现“村村通”,并获评重庆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区;移民聚居地基本实现5G和光纤网络全覆盖;人饮安全率达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6%。

引才引智 育才扶智

为现代化新涪陵建设持续注入新动能

在搬迁工作中,涪陵不少学校都进行了迁建。2004年5月19日,就是原涪陵城区第四小学迁建奠基的日子。当时,8岁的朱成翰就读于该校二年级,见证了新学校的奠基。“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满怀激动。”朱成翰说。

浙江省援建的涪陵区浙涪友谊学校。何乾健摄

2005年,新学校建成,命名为浙涪友谊学校,以纪念浙江与涪陵的情谊。

2018年,朱成翰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投身教书育人事业。走在教育之路上,朱成翰说,他将传承好浙江对口支援涪陵的精神,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如今,浙涪友谊学校校园占地面积由最初的4.3亩增加至50亩,在校学生也由1200余人增加到超2000人,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先后荣获全国科普调查体验活动优秀活动示范单位、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家长学校示范校等100余项荣誉称号。

现在,浙江共有13所学校分别“一对一”结对帮扶涪陵的13所学校,涵盖职业教育、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实现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形成了校际帮扶常态机制,通过管理扶、名师帮、项目助等方式,提升了帮扶学校办学水平。

孩子是涪陵未来的希望和生力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是当下涪陵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浙江、涪陵注重智力帮扶,大力开展百名党政领导干部、千名专业技术人才、万名移民致富能手“涪陵百千万三峡人才”培养工程,创新对口支援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与涪陵建立了干部挂职长效机制,每年接收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学习借鉴大数据智能化、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先进经验,并通过实地考察、洽谈合作等方式,积极推动经济合作项目落地落实。

三十年来,浙江累计接收涪陵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超500人次,挂职干部所在单位与挂职地区相关单位交流互访超3000次。浙江、涪陵还协同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包括“移民技能培训”“移民干部培训”“移民致富带头人培训”等。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00人次参加了培训。

这些年,涪陵聚焦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加快建设产业创新人才高地。2020年,在浙江的支持下,涪陵创新性地将涪陵区委党校“区管干部培训班”“中干培训班”“中青年干部进修班”等现场教学部分放在浙江,已累计组织超200名干部人才赴浙江学习。

通过精准扶智,涪陵的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到了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最新经验,开阔了眼界,形成了敢闯敢干、唯实争先、埋头苦干的精气神,浓厚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为现代化新涪陵建设持续注入新动能。

浙江对口支援涪陵从“握手”到“牵手”再到“携手”,从民生改善到经济合作再到人才培养,两地合作基础不断夯实、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层次不断深化,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开辟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罗菲菲、温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