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无条件接纳孩子》专栏的第8章,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要做到无条件接纳,看清楚,是必须。

这一章我来带大家来重新认识一下孩子的行为,帮助大家更好地调整认知,做到接纳孩子。

在我们大多数父母眼里,我们总感觉孩子的一些行为是不对的,就需要我们父母批评教育他们、纠正他们。

就比如说孩子厌学、沉迷手机,我们父母认为孩子的这些行为不对,所以我们父母就批评指责孩子,想要纠正孩子的这些错误行为。

在我们父母眼里,我们认为只有把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给纠正了,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正是这样的认知,使得我们不接纳孩子,然后才用了不接纳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就是不批评否定的教育方式。

但是这种不接纳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注定无法赢得孩子的配合的,因为谁也不喜欢被别人批评否定,所以基于孩子的本能,当父母采用不接纳的教育方式的时候,就会受到孩子的抵制。

而孩子的抵制,就使得父母感到教育孩子很难,因为父母要解决孩子的任何问题,都需要孩子配合,那现在孩子不配合,甚至还抵制父母,那父母还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呢?

你让孩子不玩手机,孩子不仅不听,反而还变本加厉地玩,那你说教育孩子难不难?

所以我们要想教育好孩子,要想让教育变得简单,就必须要赢得孩子的配合。而要赢得孩子的配合,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不接纳的教育方式,就需要变不接纳为接纳。

只有父母可以接纳孩子,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跟他们站在一边的,是爱他们、支持他们,然后孩子才愿意听父母的,父母也才能更好的解决孩子的问题。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也是困扰很多父母、使得父母无法接纳孩子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明明有很多问题,我们怎么能够接纳他们呢?

但事实上,如果你对孩子的行为有进一步了解的话,你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不良行为对孩子来说都是正常的,我们就是应该接纳。

重新认识孩子的不良行为

在我们父母看来,孩子是有很多不良行为的,也因此我们才不接纳他们。

就比如说孩子厌学、沉迷手机,那在我们父母看来,这明显是不良行为,我们父母要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自然就不能接纳这些就行,就需要纠正他们。

但是大家要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眼中所谓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来说,其实都是正常的行为。

我们之所以认为孩子厌学、沉迷手机这些行为是不良行为,需要纠正,是基于我们认知得出来的一种判断。

在我们多年的生活经验下,我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如果孩子不学习,总是沉迷手机,我们就认为这是不对的,就要被纠正。

但假如未来某一个天我们的认知改变了,觉得上学没用,那这时候我们就不会把孩子厌学当作是一种不良行为,也就不会想着去纠正了。

也就是说,我们眼中所谓的不良行为,是我们父母基于自己的主观认知得出的一种判断。而这个行为本身,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对错之分。我们觉得它是正确的,它就是正确的行为;我们觉得它是错误的,那它就是错误的行为。

我们父母判断孩子的行为对错,是不是就这样判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如果我们不是站在父母的角度,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大家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孩子来说,所有的行为都是正确的,根本就没有不良行为这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