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计划#

苹果被誉为“水果之王”,但在水果界中苹果大概是那个最“无聊”的角色。

被网友们调侃为“没有果张力”“水果界中的白馒头”,它没有热带水果的浓烈香气,也缺乏什么精致独特的外表。

它就那么普普通通、规规矩矩地躺在水果盘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的中国是全球范围内最核心的苹果种植基地,全部生产总量占到世界上苹果产量的百分之六十五以上。

茶余饭后,苹果总是会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之上,这就引起了一个思考,吃了那么多年苹果,你了解过它的前世今生吗?

根据历史考证,在中国历史上,苹果已经被栽培种植了有几千年。

但令人惊讶的是,苹果在曾经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叫做“苹果”,而是采用另一个美丽的名字。

据说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在如今的日本社会仍然还在被延续使用。因此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苹果名字发展改变的过去和现在。

一、诗情画意的中国味雅称

苹果在中国古代就已经诞生了,但是追溯到它的来源,有一种说法认为苹果来自亚洲中部,是哈萨克斯坦这个国家的原产农作物。

然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才开始在新疆等地培育。

另一种说法是认为,苹果其实是中国本土农作物,一直在新疆种植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通过了北庭都府引入中原,然后在中原地区开始广泛传播和种植。

这两种说法各抒己见,都有自己的逻辑依据,但是苹果的出生地背景已经无法探究了。

但是苹果的名字历史可以追溯到世界性范围的古代历史时期。

对西方人来说,英语中的“苹果”一词来自拉丁语malus pumila,在西方古时期,苹果被称为“mālum“,这个词可以指“苹果”或“恶心的东西”。

这是因为在古罗马的神话故事体系中,人们相信亚当和夏娃吃的禁果是苹果。

但不可否定的是,考古学者发现中国关于苹果这一食物的最早记载在西汉这一时期。

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上林赋》中对苹果进行了说明:”于是乎卢橘夏孰,黄甘橙楱,枇杷燃柿,楟柰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葡萄,隐夫薁棣,答沓离之。罗乎后宫,列乎北园。”

里面提到了很多我们熟悉的水果比如橘子、枇杷、杨梅、樱桃、葡萄,不难注意到一个陌生的汉字“柰”,这就是苹果在古代的旧称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汉代的柰和我们今天所说的的苹果不一样。

当时苹果品尝起来味道不是很甜,个头也比较袖珍,果核也比现在大很多。

与食用价值相比,它的艺术作用更高一筹,更经常被用为观赏性植物安置在亭台楼阁,园林别院之中,或作为香料或药物引用。

从汉代以来,后世的人将“柰”的作为当时苹果的名字。

到了唐朝以后,开始对它的品种进行改进,不仅味道变得更加鲜美,大小也得到了改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代史书《广志》记载:“林檎,似赤柰子,亦名黑禽,亦名来禽。言味甘,熟则来禽也。”

简单翻译来说,指苹果味道特别甜,成熟以后能迎来很多飞禽鸟兽来林间枝头上摘取,所以被赋予了“林檎”这个诗情画意的新名称。

不仅如此,唐代以后,苹果已经是一种可以广泛种植的水果了,药用价值还是很高的。

据考古学家研究,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就将苹果作为一味中药。《医林篡要》中提到苹果有止渴、解暑、祛瘀的作用。

中国的语言文字发达,追求风雅与诗情画意,不同的社会阶层往往对同一物品有不同的称呼。

在古代,苹果不仅是一种水果,也是人们美好愿望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苹果因其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口味而获得了一系列美丽的名字,这些名字至今已成为苹果的独特魅力。

在古代,苹果也被称为“桃”,赋予了它桃花般的美丽含义。

这是因为苹果的形状与桃子相似,但更圆,被赋予了团聚和丰富的意义。

人们相信吃苹果会带来好运、幸福和团聚,所以“桃”成了苹果的别名之一。

古代文人雅士喜欢用诗歌赞美大自然的一切,苹果也不例外。苹果因其秋季成熟的特点而被授予“秋实”的美誉。

在古代诗歌中,苹果经常被描述为收获的果实,这意味着收获的季节带来了幸福和财富。

古代文人墨客对苹果赞不绝口,将苹果描述为“琼浆玉液”、“食之如珍””和其他美丽的词。

这不仅是对苹果美味的赞美,也是对苹果在食物中宝贵地位的肯定。这种风雅的文学也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苹果传到日本

日本遣唐使对大唐的繁荣景象感到非常着迷,而苹果的品质恰好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

苹果的鲜美可口、精致美观,让他们深感大唐文化的魅力,他们将这种品质与大唐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众所周知,中国在盛唐时期赢得了世界的瞩目。

日本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回国后,也在日本种植了许多苹果树,以期传承这种优质文化的精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的土地面积小,资源贫乏,所以他们钦佩唐朝的风格、气魄和文化技术。

因此从630年到895年的200多年里,日本派出了19名遣唐使学习了大量的中国文化和技术,包括林檎的种植技术和幼苗标本。

尽管日本遣唐使无法将所有大唐文化带回日本,但他们通过努力将一部分文化精髓传播到了日本。

这种精神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为现代的日本文化和商业带来了很多启示和借鉴。

日本当时的上流社会提倡学习中国的一切,苹果成为日本贵族追捧的事物。这种甜、脆、酸、多汁的水果一到日本就很受欢迎。

三、“苹果”一名的由来

古代的苹果是一种野生水果,生长区域应当就是在如今中国的天山地区。

后来它被传播到欧洲,然后这些国家改进了它,所以新的可食用水果诞生了。

那么,为什么这种叫做“林檎”的东西在西方改进后被称为苹果呢?

事实上,这与早期的西方殖民密切相关。早期的西方国家已经发展到15世纪和16世纪,进入了海上殖民时代。

当时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麦哲伦的全球航行后,世界开始联系起来,他们开始向东方寻找香料,并以殖民力量统治了东南亚。

由于中国仍处于明清时期的巅峰,西方殖民国不敢造次。

西方殖民统治东南亚后,包括改良苹果在内的新作物被传播。

据悉早期苹果在梵文中被称为“频婆”,其中苹果最早的原型“频婆”来自佛经,《音胜天王般若卷第七》:“频婆果,这译云相思也是。

然后由于口音问题,它慢慢变成了“苹果”,然后演变成了“苹果”的写作方法。

说到“苹果”的起源,我们不得不提到佛教。

唐代僧人释玄在比较佛教经文时发现,西域佛经中记载的水果“苹果”与中国的林檎非常相似。

但当时还没有引进,所以中国的名字仍然是林檎,并没有受到佛教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檎”的名字一直持续到元明两代。但元明时期,我国引进了包括“苹果”在内的各种果蔬。

后来在种植过程中,人们发现“苹果”与中国的林擒非常相似,所以他们杂交嫁接,然后称之为“苹果”和“平波”。

但是苹果如果用梵文的名字来称呼,中国人读起来既不流畅也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明万历时期,人们终于把苹果命名为“苹果”。

从那以后,“苹果”这个名字很快就开始流行起来,大江南北的名字也逐渐统一起来,原来的名字直到这一天才改变。

与“林檎”相比,汉语“苹果”更地道、更受欢迎。这个名字是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重要转变的体现。

结语

在万物初始的时期,人类尚处于进化的初级阶段,我们生活的环境还无法被我们完全征服。

那时我们没有地图,没有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因此我们无法理解“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也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建立,人类开始渴望交流。

于是,许多不属于中原地区的事物被交换出去,同时也有许多来自外界的物品流入进来

例如,苹果这种原本属于中国的作物,在传到国外后,经过改良后又被带回国内,且在日本的影响可能比在中国还要大。

由此可见,交流有时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见识到更多的东西,拓宽我们的视野。

如今人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交流的重要性,因此现在的交流变得非常频繁。

这就是所谓的“地球村”现象,同时也定期举办各种文化交流的博览会,进一步强调了交流的价值,以及苹果唯美中文名在国外依旧被流行叫着的文化交流的传播效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历史那点事2022-07-31《大历史古代的苹果不叫“苹果”,古人取了个唯美的名字,日本沿用至今》 琴韵楼兴轩2024-04-10《古代的苹果不叫“苹果”,古人取了个唯美的名字,日本沿用至今》 小遇说历史2024-03-13《古代的苹果不叫“苹果”,古人取了个唯美的名字,日本沿用至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