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华疼痛学杂志》2024年第1期发表了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疼痛病诊疗专项能力提升项目专家组等制定的《中国慢性腰背痛诊疗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从慢性腰背痛(cLBP)的定义及分类、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评估及治疗、预防及康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且详细的介绍,并给出了cLBP诊疗流程图,旨在进一步提升腰背痛诊疗服务能力,满足临床诊疗需求。同时,指南中强调,对于患者来说,增加对cLBP的了解,做好自我管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对疾病的转归也非常重要。

《指南》指出,cLBP主要是指病程至少持续12周,低位肋骨边缘以下、臀横纹(水平臀肌折纹)以上及两侧腋中线之间区域发生的疼痛症候群,通常可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的疼痛症状。cLBP根据病因可分为慢性特异性腰背痛(cSLBP)和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cNSLBP)两大类,其中cNSLBP占85%左右。

《指南》表示,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减少残疾、恢复功能、避免复发。cSLBP首先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指南》主要介绍cNSLBP的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数字医疗、微创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缓解疼痛是患者选择治疗的最重要因素,非手术治疗是大多数患者的一线选择。预防在cLBP的治疗策略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形成正确疾病预防观念、优化生活方式、避免cLBP的发病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减少cLBP的发病率,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保持健康的体重可预防cLBP发生。闲暇时间的体育活动可将cLBP的风险降低11%~16%。运动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更有利于预防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