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12岁还在玩过家家,有人已经考上了浙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当同龄人还在讨论功课难度时,陈舒音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高考神童”。而如今距其考上大学,已经有六年之久。

这个被誉为天才的女孩,是依旧维持着当年荣光,还是说早已“泯然众人”?

一、天才少女

陈舒音出生于广东一家小康家庭中,其父母双双都是哈工大的毕业高材生。

但与大多数父母不一样,他们不求女儿能有什么多大的成就,只希望她可以快快乐乐。

但很显然,女儿的成长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想,更是不断的给予着他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跟其他热爱洋娃娃的同龄人不一样,比起玩闹书籍倒是成了她最忠实的朋友。

父母日常给她讲述的故事更是激起了她的好奇心,让其从小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也开始尝试自己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会查阅字典。

慢慢地,没多大的她就已经掌握了小学六年的全部知识。

只是储备量,远远超过同龄。

2012年,当其踏进港城中学的大门时,立刻成为了全校的焦点。毕竟“小神童”的名号,已经远近闻名。

年仅7岁,却能考上初中更是让人“想都不敢想”。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第一次考试的成绩就让这个一直,顺风顺水的小女孩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

或许也是因为“高手云集”,其成绩直接下滑至全年级300名。

不过这一次的失败,也并未让女孩因此感到焦虑或沮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父母的教导下陈舒音早就知道,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挫折与困难恰恰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迅速调整心态后的她,更是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高度的自律,她不仅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更在短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成绩提升至全年级前30名。

这一转变让所有人为之惊叹,也为陈舒音赢得了更多赞誉与认可。

中考时更是以全市第12的好成绩,来证明了自己。

除了在学习上的优秀之外,她所展现出的个性特质同样值得称道。不管成绩是升是落,她始终都保持着低调谦逊的态度。

17年,在高考成绩揭晓的那一刻,陈舒音的名字在榜单上熠熠生辉,她以629分的惊人成绩远超理科一本线135分,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但很少人知道的是,在这一成就的背后,女孩也曾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高考前夕,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幸运的是,她的父母及时察觉到了这些变化,并在晚饭后与她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极大地缓解了女儿的紧张情绪。

在成绩公布后,陈舒音也是第一时间将其喜讯告诉了父母,而父母则回应以肯定与赞扬。

无数媒体更是蜂拥而至,纷纷想要探寻陈舒音成功的秘密。

在面对摄像机接受采访时,她父母则是坦诚地表示,自己并没有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这一切都是女儿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果。

如此德智双全的天才少女,不得不说人比人比气人啊!但是话说回来,如今距离其创造荣光的日子已经过去多年,现在的她又是个什么“下场”呢?

二、闪烁的星

当2017年12岁的陈舒音成功考入浙大后,顿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而女孩的才华也打动了一位校友冯荣悦,他慷慨地提供了奖学金鼓励她继续努力。在大学期间,虽然年纪小,但她仍成功的与同学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积极参与着各种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即使大学的课程相对轻松,她仍然保持着勤奋的学习态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天才少女似乎已经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

但在当她再次出现时,陈舒音不仅成功毕业,现如今更是专注于攻读硕、博学位的攻读。

她的导师也对其寄予厚望,甚至并有许多重点科研项目都与她有关。

凭借着才华和努力,陈舒音不断的在医学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虽然是一开始她被称为“神童”和“学霸”,但最终这荣光的保持还是全靠她后天的坚持努力。

有天才永远保持“耀耀生辉”的光芒,那就有“神童”坠落“泯然众人矣”。

三、星星的坠落

曾被誉为神童的魏永康,1983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中。

母亲在一家百货公司工作,父亲是残疾退役军人。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其父母始终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也正是因此,二人把孩子的学习看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工作。

从他两三个月大开始,母亲便开始教他背诵唐诗宋词。而这个小举动,竟然为他的未来成就奠定了基础。

在嘤嘤学语时,他就能认识上千个汉字。

仅仅两年后他便学完了初中的课程,在别人还在玩泥巴时,成功进入了省重点高中,直到十三岁考入湘潭大学的物理系彻底来到了自己的“巅峰”。

无数的光环和掌声,随着一次次的高分席卷而来。

而在魏永康的学习生涯中,其母亲的角色更是不容忽视。

她不仅全力支持儿子的学习,还亲自陪读无微不至地照顾对方的生活。可爱能救人,也能“杀”人。

这种过度的关爱和保护,最终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进入大学后,魏永康的生活琐事依然离不开母亲的帮助。在宿舍里,他的生活状况一度混乱不堪,常常让室友感到困扰。

在中科院的日子里,由于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他与导师的沟通出现了问题,而最终的结果就是他被劝退回家。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魏永康的母亲深感震惊和痛心。她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意识到过度的保护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长。

幸运的是,魏永康在母亲的帮助下逐渐学会了独立。但遗憾的是,最终对方还是落了个“泯然众人”。

当初的那个神童,再也完不成自己的科学梦了。

2021年,因为突发疾病的原因,年仅38的魏永康彻底离开了这个世间。

唉,他的“不幸”说到底也应了一句话:“惯子如杀子”!

笔者认为

两个“天才”,最终的结局却是南辕北辙,如此境遇也是让人唏嘘不已。不过斯人已逝,咱们能做的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件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