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越军特工部队是越军总部直属的一个独立兵种,正式成立于1967年3月19日。其前身是抗击法美战争期间形成的别动队、南方工作队、武装侦察队和敌后武工队。这是一支在长期战争中逐步锻造和发展起来的,以执行破袭、侦察为主要任务的特殊部队,在频繁复杂的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立下了不少功勋。因此,越方称其为“特别精锐力量”“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抗法战争期间,越军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敌人,就在各地组织了一些精干小分队,称为敢死队,专门用于偷袭敌人的指挥机关和重要军事设施。进入60年代后,这支部队的作用更显重要。1964年,越军总部把这些小分队集中改编,组建了师级编制,番号为305特工师,将其作为一个独立兵种投入南方战场执行任务。

越军特工部队不仅深入敌后广泛进行袭扰破坏活动,还积极配合主力部队正面作战,发挥了以少胜多、以小胜大的出色作用。在十年越战中,这支部队以较少人数对抗强大的美越盟军,在南越战争上多次对美军和南越军的首脑机关、重要军事设施及后勤系统进行袭击,取得了不少战果,被称为“越军的B-52战略轰炸机”。

1968年初,越军出动十余万部队发动著名的“新春攻势”。特工部队也大举出击,配合各战场上的进攻部队,在美军和南越军心脏地区发动各种袭击,目标直指空军基地、指挥机关、外交机构、兵营港口等,创造了不少成功战例,给美军和南越军造成了较大损失和沉重的精神压力。美军一度对越军特工避之不及,畏惧地称其为“绿色幽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6年,越海军又组建了水下特工部队,番号为126水下特工团,专门使用水下爆破器材破坏美军和南越军的基地、舰艇,亦取得较大战果。战后,该团扩建为126陆战旅,在侵柬和抢占南海岛礁的行动中非常卖力。

1981年,解放军广州军区、昆明军区指挥部队发起法卡山、扣林山收复作战,在强大炮兵支援下重创盘踞该地区的越军,成功收复两山。其后越方调兵遣将,进行猖獗反扑,双方进行了为期几个月的攻防作战。越军特工部队再次出场,竭尽能事向我袭击,但都被我军坚决挫败。

为维持南北两线作战,在80年代越军特工部队保持了十多个团的建制,并继续调整兵员、更换装备进行强化。按照所担负任务的性质,特工部队分为三类:战术特工队,主要用于配合步兵作战和实施战场侦察;秘密特工队,主要用于渗入敌后,长期潜伏,战时执行战役级的破袭等任务;特别特工队,主要担负国家和军队的重要战略任务,包括派遣到国外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工部队执行作战任务的基本单位是战斗小组,有5、6个人编成,有时视任务需要可同时使用几个组。特工人员的装备原则要求精良简便,主要有冲锋枪、火箭筒、榴弹枪、手雷、小型炸药包和少量的无坐力炮,以及较为先进的侦察、通信器材。发起战斗时,特工部队讲究突然迅猛、快打快撤,战术狡诈,极难对付。

到今天为止,特工部队仍是越南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继续保持和精锐发展,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