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8日,根据军委指示和总参命令,解放军广州军区、昆明军区、成都军区等所属野战军及相关部队立即进行扩编动员,并限时向广西、云南边境开进集结,开展训练,准备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在西线云南方向,成立了昆明军区前进指挥部,统一指挥本方向作战。当时昆明军区下辖陆军第14军、第11军这两个野战军,其中第11军还是只有两个步兵师的简编军,加上其他边防部队,总体力量不适应即将开始的对越作战。因此,上级命令将成都军区陆军第13军加强给昆明军区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军第13军是第二野战军的老部队,曾经在陈赓大将指挥下南征北战,立下过赫赫战功。该军步兵37师109团,就是红四方面军第31军的直接传承,是响当当的红军团。第13军的老军长周希汉也是一员名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建国后第13军驻防云南十多年,六十年代中期才调赴成都军区。如今第13军重返老驻地作战,算是回到了第二故乡。

第13军还有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参加过六十年代初的两次中缅边境警卫作战,并经历过比较严格的丛林练兵,因此有亚热带山岳丛林地的战斗和训练经验。而且第13军同越军也有渊源,越军先后同法军、美军作战,其主力部队有不少是经过第13军之手训练和装备的。例如越军陆军中头号主力步兵师308师,其主要军官和士兵都在第13军受过训,是标准的学生。正是有了以上的历史因素,上级首先将第13军加强到云南边境作战,自然是别有深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到成都军区命令后,第13军立即进行准备。遵照上级统一部署,该军实施大规模扩编,将步兵38师、39师由陆军乙种师扩编为甲种师,原甲种师37师也调整补充了一批干部、骨干和兵员。在一周内,第13军共扩编了413个单位,增加兵员15000余人,并根据作战需要补充了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器材。

1978年12月17日,第13军按照开进计划乘火车南下。到达昆明后,又转为滇越铁路拉动和摩托化行军。经过20天紧张运输,全军35000余人、火炮800余门、各种车辆1900余台,以及其他大批物资器材,全部到达边境集结地域,随后转入临战训练及各种准备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昆明军区首长很看重第13军,决心将其部署到主攻方向。为加强该军力量,先后调遣陆军第50军149师、陆军第11军32师95团、预备炮兵第4师、高炮第65师、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舟桥86团、云南省军区边防13团等部队,统一归第13军指挥。

这样经过加强后,使第13军的总兵力达到了近7万人,拥有各式火炮1200余门、轻型坦克56辆、装甲运输车10辆、各种车辆3900余台、马匹2000余匹,还有支前民工5000余人负责后勤保障。第13军达到了齐装满员、兵强马壮,全军将士摩拳擦掌,誓要痛击越寇,打一场漂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