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孟夏之初,绿意盎然。在河源市东源县双江镇寨子村、阳江市江城区鸳鸯湖公园、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仕寮村......一株株新栽的“平安林”“金融林”“同心林”向阳而生、蓬勃挺立,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增添一抹抹生动绿意。

“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片绿色,更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未来。”近日,“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正式上线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下文简称“广东平安产险”)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小春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专访。广东平安产险在不久前省林业局发起的“绿美广东 古树认捐”活动中,认捐290万元用于古树养护等生态建设项目,捐赠额在101家企业中排名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小春接受记者采访

“植绿护绿兴绿”是始终如一的信念,也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近年来,广东平安产险厚植高质量发展绿美底色,持续发力绿色保险产品创新、保护古树名木、植树造林,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提供险企力量。

“绿色+保险”,擦亮绿色生态发展底色

过去一个月,广东进入汛期,出现大范围的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触发不同程度的巨灾赔付,广东平安产险车险、农险、财产险等理赔员投身一线救灾复产、奔赴现场查勘理赔。自2016年以来,广东平安产险已在全省14个地市开展巨灾保险,累计为广东省各地市提供逾百亿元风险保障,提供约11亿元的巨灾保险赔偿金。

包括巨灾指数保险在内的绿色保险,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双碳”目标实现进程中进行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安产险借助智慧农业生态平台,赋能农业险建设

2024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具体到绿色金融方面,这不仅是对传统金融模式的补充和完善,更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刻体现。其核心在于将环保、社会责任等因素纳入金融决策之中。而绿色金融的实践,离不开金融机构、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

为着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服务推动绿色发展,助力构建绿美广东生态格局,广东平安产险积极发挥产险企业担当,积极参与行业绿色建设,不断推进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已推出林木火灾保险、森林种植保险、古树名木保护救治保险、油茶种植保险等多个产品,截至目前,绿色保险累计承保保额超106亿元,覆盖761个企业及个人客户,累计支付赔款超1224万元。

同时,创新“保险+碳汇”模式,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及“双碳”目标达成,广东平安产险目前已为梅州、潮州、揭阳、汕头、湛江5个地市林企林户提供超214万元风险保障。

“绿色+科技”,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

古树名木被誉为“活化石”,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不可磨灭的乡土记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广东省林业局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古树名木总株数达8万多株。

走进广州市荔湾区沙面街道,参天古樟与欧式建筑相映成趣。沙面是广州古树较为集中的城中区域,有1000多棵不同品种的树木,其中在册的古树137棵。据统计,这里300岁以上高龄的古树有2棵,均为樟树,200年以上的有40棵,100年以上的有95棵,其中樟树占了68棵。这些樟树历经百年沧桑,依然气度不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安产险创新绿色保险,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

保护好古树名木是责任,也是守望。2023年5月,广东平安产险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签订《古树名木保护救治保险合同》,为沙面135棵古树提供675万元的风险保障。在保险期间,由于暴雨、台风、地震、火灾、病虫草鼠害和野生动物损害等原因导致事故发生时,广东平安产险将对发生的必要且合理的施救费用(包括查勘鉴定费用)予以赔偿,每棵古树最高可赔付5万元。

科技赋能,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为进一步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广东平安产险运用物联网和GIS等技术,构建古树名木智慧管理平台,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管理与养护措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动态管理,全面提升古树名木信息化、可视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数据显示,广东平安产险2023年为广东省内5432棵古树名木提供9068.8万元风险保障,为古树名木的定期健康排查、及时救治提供了有力支持。

“绿色+金融”,做绿美广东的践行者、宣传者

2024年是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关键之年。《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提出“依托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强固碳中和功能等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为响应“百千万工程”和全面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部署要求,广东平安产险身体力行,争做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践行者、宣传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安产险番禺支公司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今年3月,广东平安产险积极响应省林业局发起的“绿美广东 古树认捐”活动,当天合计认捐290万元用于古树养护等生态建设项目,捐赠额在101家企业中排名第一。各地分支机构也在肇庆、韶关、河源、汕头、云浮、番禺、湛江等地联合政府各部门开展了各类植树活动,种下一片又一片“平安林”“金融林”“同心林”。此外,该公司还通过举办生态保护主题宣讲、为古木提供施救保护资金、捐赠森林风力灭火器等方式,深度践行绿美广东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安产险河源中心支公司积极参与“金融林”植树活动

“将‘绿’绣入企业高质量发展蓝图之中。”张小春表示,深入践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对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存在机遇与挑战,要放大自身优势,持续发挥险企担当,厚植高质量发展绿美底色,多措并举助力绿美广东建设。

具体来说,一是积极落地绿色保险。该公司于2023年11月发布了绿美广东平安支持计划,接下来通过三大举措助力构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格局,包括未来三年为超10000棵古树提供专属保险保障,助力古树名木保护提升;为全省21个地市全覆盖落地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持续开展红树林生态保护公益项目;开发湿地碳汇储量定额保险,提升碳汇风险管理能力,推动碳汇价值变现。

二是助力美丽圩镇建设。公司计划在省内1062个典型村的“五边”“四旁”小范围栽种经济树种或岭南特色水果,开展不低于20场植树造林活动,义务植树10000棵,助力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是提供绿美广东专项资金支持。公司将设立绿美广东基金,统筹用于开展绿美广东各项工作,根据地市实际需求,一事一申请;设立“平安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慈善信托”,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救助。

四是推进碳普惠开发。公司将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和广碳所共同制定林业碳汇、油茶碳汇、海洋碳汇等方法,争取在省内实现上线交易,在金融创新领域尝试碳排放权、碳汇预期收益权等抵质押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