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圩区历史沿革

来源:龙圩区地方志

分享微信头条

据相关地方志记载,今龙圩地域早在10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劳作聚居,繁衍生息,境内开始出现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在龙圩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上古为虞舜巡游之地,秦汉已建立郡县之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屠睢率秦军“南征百越”,平定岭南。公元前214年,在岭南地区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龙圩隶属桂林郡。秦末汉初,南海尉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封其宗人赵光为苍梧王,治所驻广信。汉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任命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平定南越,次年(前111年)置苍梧郡,龙圩属苍梧郡。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划分设13刺史部,就近监察各郡县。同年,汉武帝将交趾(东汉年间改为交州)刺史部治所由羸阝婁(原字为阝+婁)移驻苍梧郡广信县。岭南地区统属交州部,辖苍梧、南海、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7郡56县。所辖范围在今广西东部、南部,广东西部,海南及湖南南部的连接地带,其时,龙圩(梧州)成为“岭南要地”,是岭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通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连结点。

三国时期龙圩隶属吴国。天纪四年(公元280年)广信县分置新宁县(管辖今大坡镇、广平镇),县治大城(今大坡镇),同年(亦称太康元年),广信县分置农城县(管辖今龙圩镇、新地镇),县治农城(今龙圩镇),这是龙圩成为一级政区之始。随后,新宁县改名宁新县,东晋时农城县改名遂城县。南北朝时期,今龙圩区境内有遂城、宁新两县,隶属苍梧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广信县更名苍梧县,撤宁新县并入苍梧县。隋开皇十七年(公元 597 年),隋文帝派宰相虞庆则南征,屯兵于遂城(今龙圩),故名戎城。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遂城县改名戎城县。宋熙宁四年(1071年),撤戎城县并入苍梧县,戎城更名为戎圩镇,苍梧县隶属梧州。元朝,废州郡,设行中书省,省下设路,苍梧县隶属梧州路。明朝改路为府,苍梧县隶属梧州府。清朝大体承袭明朝制度,苍梧县隶属梧州府。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天国攻克浔州府,建立大成国。期间,苍梧天地会骨干罗华观、陈开率义军攻占梧州府,改苍梧县为秀平县,后失败复为清制。

民国元年(1912年),废县置府,苍梧县并入梧州府,民国二年,废府复县置道,龙圩隶郁江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郁江道更名苍梧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隶梧州民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隶梧州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隶梧州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隶属第三区。

1949年11月25日,龙圩解放。1950年1月10日,成立苍梧县人民政府,龙圩隶属苍梧县,此时,苍梧县与梧州市分治,隶属梧州专区,1951年隶属容县专区,1958年复归梧州专区,1971年隶属梧州地区,1984年1月隶属梧州市。

1951年7月戎圩镇改称龙圩镇。1952年5月,苍梧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梧州市区(三角嘴)迁至龙圩镇。1959年至1971年间,龙圩镇先后改称城关公社、东升镇, 1971年12月复称龙圩镇。1996年4月,龙圩镇、林水乡合并称龙圩镇。

2013年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龙圩区,以原苍梧县的龙圩、大坡、广平、新地4镇为龙圩区辖区,为梧州市辖城区。2013年6月,正式成立龙圩区。由此,龙圩区以新的姿态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掀开新的历史篇章。

自然地理

【地理区位】龙圩区成立于2013年6月,地处梧州市东南部、梧州市城区南部,位于北纬22°58′10″~23°27′24″,东经  110°06′42″~111°22′52″之间 ,北回归线横跨北部。东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郁南县相邻,南与岑溪市三堡镇、安平镇、诚谏镇相连,西与藤县塘步镇、埌南镇相交,北与梧州市长洲区、万秀区相通。行政区域面积 982.9平方公里,是梧州市面积最大的城区。

龙圩区北临浔江、桂江、西江交汇河段,与南宁、柳州、贵港、肇庆、广州、香港、澳门一水相连,是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历史上,龙圩特有的区位环境形成了“控上游而据要塞”的交通咽喉,成为士商萃集之所,百货出入之枢,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一戎(今龙圩)、二乌(今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镇)、三江口(今贵港市桂平市江口镇)”,“广西水上门户”之称。如今,龙圩陆路交通便利,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汇聚,境内洛湛铁路、南广高铁、南梧、桂梧、柳梧、苍郁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纵横交错,梧州西江机场距龙圩区政府驻地约15公里。独具特色的区位优势,水、陆、空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使龙圩区融入了广州2小时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珠江——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

【地形地貌】龙圩区属华南丘陵区,境内低山丘陵地貌连片分布,有部分低洼地,以丘陵、低山、中山地形为主,大部分为土山,平原较少,一般海拔400~600米,平原河谷地段标高20~80米。总的地势南高北低,山岭连绵,丘陵起伏,山谷相间,呈南高北低倾斜状。龙圩区主要山脉为粤、桂两省区界山——云开大山,其余脉延伸至广平镇境内的大金初顶,海拔763米,延伸至大坡镇境内的铜镬大山,主峰鸡心顶,海拔753.1米。

【气候水汶】龙圩区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春季气温回暖早,低温阴雨较频繁;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雨集中,局部有洪涝;秋季后期易干旱,湿度小;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随季节的变化,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气团的交替影响,干旱、大风、冰雹、雷暴、霜冻、暴雨洪涝、热带气旋、低温阴雨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龙圩区境内河流密布,河溪径流量以雨水补给类型为主,径流量的70%~80%集中在汛期的4~9月。流向大多随地势从南流向北,形成以下小河、上小河、浔江(龙圩段)为主干流,贯穿南北的树枝状水系,集雨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有7条,总长206.5千米,其中下小河发端于广平镇扶达村宵峰顶,经广平镇--大坡镇--龙圩镇--苍海湖汇入浔江,境内流长76千米;上小河从新地镇雁村大维、回龙村两支流汇合后贯穿新地镇,流经龙圩镇四合村注入浔江,流长53千米。

【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21种,包括金属矿产9种,分别为铅、锌、银(伴生矿)、钨、钼、金、铁、钛、稀土;非金属矿产11种,分别为硫铁矿、钾长石、叶腊石、高岭土、石英岩、石灰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砂岩、建筑用砂、天然石英砂、砖瓦用页岩;水气矿产1种,为矿泉水。各类矿产点35处,已查明资源储量10种,矿产资源总体上呈现规模小,分布散乱的特点,大多以矿点、矿化点状分布。钛铁矿、铅锌矿、石灰岩矿、高岭土、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砂岩、建筑用页岩蕴藏资源量较大,是龙圩区可开发利用的主要矿产。

【农产品资源】龙圩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利于作物生长。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甘蔗、荔枝、西瓜、茶叶、龙眼、黄皮、柑橙、香蕉、木瓜、百香果、火龙果、沙糖桔、沙田柚、松脂、木薯、玉桂、八角、蔬菜、竹类及中草药材等。地方名优土特产品有古凤荔枝、新地沙糖桔。特色小吃有鸡仔饼、猪油饼,龙圩烧鸭、河步白斩鸭。

人口与民族

龙圩区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鄂温克、回、彝、水、仡佬、满、蒙古、土家、朝鲜、藏、黎、布依、拉祜、哈尼等21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广平镇思化村是龙圩区唯一的壮族村,其他少数民族同胞以散居形式分布在龙圩、大坡、广平、新地四个镇的街道社区或乡村。

2013年末,辖区总人口8404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3670人,城镇化率51.96%。

2014年末,人口30.28万,其中农村人口26.1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8.57‰。

2015年末,人口30.55万,其中农村人口26.07万。人口自然增长率8.46‰。

2016年末,人口30.85万。人口自然增长率8.04‰。

2017年末,人口31.14万,人口自然增长率9.5‰。

2018年末,户籍人口29.22万人,常住人口31.45万人。

2019年,龙圩区常住人口29.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02万人。

2020年,龙圩区常住人口33.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02万人。

2021年,龙圩区常住人口28.9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15万人,城镇化率45.49%。

2022年末,龙圩常住人口28.98万人,城镇常住人口13.27万人,农村常住人口16.71万人。其中,汉族人口283006人,占98.10%;各少数民族人口5476人,占1.90%。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50692人,占52.24%;女性人口137790人,占47.76%。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9.36。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6160人,占26.40%;15—59岁人口为170803人,占59.21%;60岁及以上人口为41519人,占14.3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1990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1.09%。

行政区划

龙圩区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是2013年2月8日经国务院《关于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整梧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3〕25号)批准成立,2013年6月4日正式成立的。于2014年1月1日正式接管辖区内社会事务。龙圩区面积982.9平方千米。位于梧州市西南部,距梧州主城区13公里。地理坐标中心位置为东经111°25’,北纬23°41’。东毗广东省肇庆市和万秀区,南连岑溪市,西接藤县,北与长洲区和万秀区接壤。全区辖4个镇(以原苍梧县的龙圩镇、大坡镇、广平镇、新地镇作为龙圩区的行政区域),70个行政村,1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龙圩镇辖城东、广信、龙城、凤岭、城南、苍海、工业、福达、龙滕、龙兴、城西、宜居1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恩义、林水、都坎、四合、大恩、古凤、中村、念村、寨中、思念、社学、新利12个行政村。

大坡镇辖大坡社区1个居民委员会,马王、大坡、松柏、大燕、新安、大城、胜洲、白鹤、夜村、古元、育民、交村、寨村、坡头、河步、天堂、新龙、合洞18个行政村。

广平镇辖广平社区1个居民委员会,广平、平地、城坦、榃金、淑里、河口、甘村、思化、上合、金钗、夏村、端村、平乐、大尧、华新、扶达、西罗、平山、武陇、调村20个行政村。

新地镇辖新地社区1个居民委员会,回龙、大维、雁村、训村、思贤、新铺、都梅、龙窝、新地、新科、富回、古卯、四落、古令、殿村、洞心、大同、富禄、题甫、大村20个行政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