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日本陆续部署“战斧”导弹,南海菲律宾骚扰不断,我国的国防压力一步步增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亚洲局势变化莫测之际,印度“阿三”觉得自己又行了,立即向中印边境增兵1万人“挑衅”我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中印边境已经集结了超过10万印军,我国西部战区的76、77两大集团军会感受到防御压力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答案是否定的,对于这种“杂牌军”,何须西部战区出手。我国另一个“神秘军区”会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战斗力“天花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忽视的“王牌”

这个“神秘军区”就是西藏军区,亲眼目睹着我国军区一步步从建立到改编的老人家们,一定对这个名字记忆尤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藏军区是我国于195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基础上组建的军区,继承了第18军骁勇善战的军事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开头”部队第18军大大小小参与了数十次战役,是一支在钢铁丛林中磨砺出来的部队,为西藏军区的作战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随着我国在战略意义上对西藏地区定位的持续加强,在2016年西藏军区级别升格至“副大军区级”,直接隶属于中央军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对这个级别没有什么概念,通俗易懂的讲就是西藏军区从此真正拥有了独立作战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不管从编制架构、火力配备还是兵种部署等方面,西藏军区和省级军区的内陆部队从根本上有着极大的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承担着我国主要的边防重任,西藏军区从一开始投入建设时所有方面都保持着“最顶配”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这次军区级别的“升级”不仅肯定了西藏军区全体官兵的实力和贡献,同时也凸显出西藏地区安定于我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像“打印”这种事情,不要说2倍的人数差异,就算把130万印军全部拉到中国边境,西藏军区的5万精兵也不会让任何一个印军跨越边境线半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完这些话,相信很多人都会对此抱有质疑,但当你真正深入了解过西藏军区堪称“恐怖”的实力后,就会觉得这对西藏军区来说太“小儿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一档”的军事打击能力

西藏军区单从兵力规模上来说确实只有5万边防部队,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支边防部队的单兵素养却高的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西藏军区的高原训练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艰苦的高强度训练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支边防部队如果散开放到其他国家的部队中,个个都是标准的“兵王”,以一当十不在话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想看,当印军面对一支由5万个“兵王”组成的部队,能不能保证不尿裤子都会成为一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西藏军区在火力配备和兵种部署上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完整体系,具有极高针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藏军区的主力地面部队包含有“山地摩托化合成部队52旅”、“高机动车辆机械化合成部队53旅”和“履带式装甲合成部队54旅”三支王牌合成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我国解放军的任何合成旅是全球所有国家梦寐以求的王牌旅。每一个合成旅都由9个营级单位组成,花费成本在200亿元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同规模条件下,这种合成旅的真实战力大大超过俄军,甚至全盛时期的美军撞上也要暂避锋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我国特有的“火力不足恐惧症”让西藏军区在三个合成旅的基础上配备了特战旅、防空旅、炮兵旅、陆航旅、支援保障旅等技术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独立炮兵旅前身是解放军的炮兵308团,曾在多个战役中做出卓越贡献,是一支战功显赫的英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支炮兵旅下属多个加榴炮营、榴弹炮营和至少两个远程火箭炮营,配备了远程火箭炮和PLC-181型车载榴弹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远程火箭炮能够打击对手纵深400km的目标,最小误差可控制在十米之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00km是什么概念呢?印度的火箭炮最多能打到的距离在40km左右,是我们打击距离的“零头”,根本无法对我军形成有效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西藏军区作为“副大军区级”,对歼-20与歼-16等高性能战机均有调动权限,目前在青藏高原机场就有一个标准的歼-20隐形战斗机大队长期驻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支空军大队将和主力地面部队形成空地一体化打击体系,足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西藏军区近年来围绕着“快速反应、火力覆盖、纵深突击、机动歼灭”的作战策略,大大加强了部队的多兵种作战和信息化集成能力,怪不得网友们都说这是全球最强的山地作战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色的后勤保障

从地形上讲,西藏地区属于高原地区,道路崎岖地形复杂,这点在中印边境附近体现的尤为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西藏地区的交通运输和物资补给较为缓慢,远不如内陆一般畅通无阻,印度一直“偷偷的”在中印边境附近进行道路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就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全世界都知道什么是“中国速度”、“中国质量”。“过家家”的印度和中国这个“基建狂魔”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矮了一大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2016年开始,出于经济发展和兼顾国防建设的需求,西藏地区开始全力推进“8快9纵3横20联”的道路网建设,预计于2030年前完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路网的建设一方面密切了西藏地区的城市交通联系,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军备物资输送效率,同时还完善了军队的后勤保障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在我国不断强化西藏军民两用机场建设之后,预计在2035年西藏地区将新增28个通用机场,最终构建起一个庞大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托多个前线机场和无人机运输网络,西藏军区的“蜂群”式运输网络已经初具雏形,甚至可以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无人机为前线送餐的军区演练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届时如果展开一场以双方基建为核心的“后勤攻防战”,印军将一败涂地,绝无还手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现在来看,无论是单兵素养、整体装备还是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西藏军区的5万精兵都远胜于边境线外的10万印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应该看清与我国的真实差距,放弃对西藏地区任何不切实际的空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承认事实,摆正态度才是印度唯一的出路。正如62年前对印自卫反击战一样,我国在边境线上只有一个道理可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