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记者 路炳阳 北京报道

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进入急速跃升阶段。前4个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9亿元,同比增长10.45%,其中4月完成601亿元,同比增长11.71%。5月9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发布上述数据。

前4个月铁路投资首次突破1800亿元大关,这不仅打破铁路投资历史同期纪录,超10%的投资增速亦是近4年来历史同期最高值。

今年以来,铁路投资迅猛增长,前2个月就突破了600亿元大关,一季度更是以近10%的增速,完成了1248亿元,达到历史同期峰值。

当前铁路投资增速明显跑赢了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24年一季度,全国完成交通投资7125亿元,虽然投资规模仍保持高位运行,但同比2023年一季度的7205亿元,下降了1.11%。

国铁集团方面称,今年以来,国铁集团充分发挥铁路投资带动作用,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推进铁路工程建设。4月,池州至黄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兰张高铁兰州至武威段、巴中至南充高铁启动联调联试,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梅州至龙川高铁全线铺轨完成、南凭高铁崇左至凭祥段全线隧道贯通、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开始铺轨。

2023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是铁路投资近3年来最高的一年。当前铁路投资已经完成了2023年投资额的24.19%。

就2024年铁路建设任务,国铁集团方面称,2024年将投产新线1000公里以上。不过以当前铁路投资增速看,2024年实际建设速度已经高于预计速度,国铁集团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预测,至今年年底,全国铁路新建里程有望接近2000公里。

铁路投资不断向好与当前国铁集团经营及财务情况好转有密切关联。

2023年国铁集团完成货物发送量39.1亿吨,同比增长0.26%;完成旅客发送量36.8亿人次,同比增长128.57%,均破历史纪录,2023年国铁集团完成运输总收入9641亿元、同比增长39%,超过8175亿元的既定目标1466亿元。

国铁集团《2023年年度报告》也显示,2023年国铁集团总收入完成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2%,净利润33.04亿元。2023年成为国铁集团经营业绩历史上最好的一年,总收入与净利润双双打破历史纪录(详见中国经营网5月1日报道《国铁集团2023年收入1.25万亿元净利33亿元 业绩创历史最佳》)。

收入增加的同时,负债率还在降低。国铁集团2023年负债达到了6.13万亿元,同比增加0.33%,但考虑到其总资产达到9.35万亿元,同比增加1.63%,远远跑赢了负债增幅,使得国铁集团负债率大幅降低,由2022年的66.41%回落至当前的65.56%。

上述国铁集团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当前,国铁企业经营业绩持续平稳向好,经营效益大幅提升。负债率降低使得国铁集团偿债能力提高,减少了债务风险,国铁集团将有更多的可用现金,以支持未来的铁路建设。

此外,国铁集团还在通过票价优化调整等多种手段,多元化铁路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5月2日,国铁集团发布消息,从6月15日起,对武广高铁、沪昆客专等4条高铁票价进行上调,幅度达到20%(详见中国经营网5月3日报道《独家 武广高铁、沪昆客专等4条高铁票价开涨 涨幅近20%》)。国铁集团方面在回应票价调整考虑因素时称,10余年来武广高铁等线路上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的动车组列车一直实行单一票价机制,线路维护、车辆购置、设备更新、劳务用工等运营成本发生了较大变化,现有单一票价机制已经明显不适应市场化经营形势(详见中国经营网5月7日报道《国铁集团:高铁客票不在听证和政府定价范围内 铁路企业可自主定价》)。

国铁集团所称的线路维护、车辆购置和设备更新等所需费用,均属于铁路投资范畴。

上述国铁集团人士对记者称,目前国铁集团正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铁路运输提质增能创效,推进铁路市场化经营体系建设,在铁路规划建设方面,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是当前铁路重点工作之一。

(编辑:孟庆伟 审核:郝成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