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1955年那场隆重的授衔大典,一个细节引人深思——为何毛主席会在颁发军衔之际,亲自从上将名单中划掉张际春这个名字?透过这一决定,我们可以窥见新中国初创之时,毛主席对党内干部用人的独到之处。

张际春可谓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宣传能手。

作为老红军出身,他早年就以出众的文采和演讲才能备受毛主席赞赏。1928年他就已加入共产党,并参加了著名的湘南起义,后逐渐成为毛主席麾下红四军团的宣传机器。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张际春能够将枯燥的理论道理讲解得浅显易懂,深受部队战士和老乡们的欢迎与拥护。

在根据地时期,张际春的宣传工作为红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他时常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说理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农村生活实际结合,生动形象地阐释革命道理。正是凭借他的鼓舞,大批贫苦农民和青年学生纷纷加入红军的队伍,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即便是那些无缘参军的老乡们,也在张际春的号召下积极投身支前工作,为红军提供后勤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征途中,除了宣传鼓动外,张际春还肩负起了收编掉队人员和筹粮的重任。就连老红军出身的朱德总参谋长,也曾对张际春的工作给予过高度评价。在最困难的时候,正是张际春的慷慨激昂和亲和力,让广大群众对革命事业的信念不曾动摇。

更难能可贵的是,张际春在党内权力斗争的重大关头,坚定不移地拥护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在遭受迫害之际,他未曾丝毫动摇对毛主席的忠诚,最终凭借过人的政治勇气和远见卓识斩获党内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5年,新中国刚刚走过6年艰难岁月。毛主席此时面临着从根本上重建国家军队的重任,需要在各级军衔中遴选出一批忠诚干练的军事人才。 很多出身名门、备受期望的年轻将领都在此次大考中脱颖而出,获颁上将衔号。但令人意外的是,作为毛主席亲密战友的张际春,竟在最后一刻被从上将名单中划掉。

毛主席亲自批注张际春”骄傲自满”,暂不宜授予上将衔阶。但他随即接着说”另有重用”几个字,给了张际春一线生机。事实上,仅仅几个月后,张际春就被任命为中宣部副部长,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宣传工作,实现了人生的又一次重要转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新中国后来的几十年里,张际春一直致力于宣传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先后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和中央委员,为祖国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毛主席对老部下的这一处理,不啻为用人之道的经典案例。

在重大任命之时,毛主席敢于对朝夕相处的老战友指出缺点并适当降级,但又未曾完全否定其前程,而是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加以提携培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对干部选拔确实有自己的一套独特方法,他重视实绩,但又不失稳重谨慎;他爱惜人才,但又敢于分清主次。正是凭借这一用人哲学,才让新中国在艰难的开国之初,遴选出一批忠诚干练的军事将领,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与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