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惊雷,划破了历史的长空。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被人指责”错杀”了革命英雄袁文才、王佐,惹来了满堂皆惊。面对如此重大的指控,彭老人却选择了缄默,令人扼腕叹息。

而彼时的毛泽东主席,竟也未为其说一句公道话,着实令人费解。

要追溯这段残酷的历史,必须从1927年说起。那一年,毛泽东率领著名的秋收起义部队,转战至湘赣边区的井冈山一带,靠拢了土匪出身的袁文才、王佐武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出身贫民,但二人凭借过人胆识,已在当地小有名气。毛主席慧眼识英雄,欣赏他们的革命意识和人格魅力,决定携手并肩同心同德。

次年,袁文才、王佐携其武装整体加入红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生力军。这无疑是提升了红军战斗力的关键一着,毛主席自然也对这两位新结交的好友另眼相看,视为知心人,更像是手足兄弟。

可好景不长,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决议,要求彻底”削胡刀子”,解除原先吸纳土匪武装的决定。面对党的决议,袁文才、王佐虽然勉为其难地离开了红军,但仍驻守在井冈山一带,准备时刻重新加入革命的行列。

作为井冈山军事指挥的彭德怀,显然也理解二人的特殊处境。为此,他不仅上报情况,更是亲自下令勿伤袁文才、王佐性命,只作调查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湘赣边区特委竟然擅自命令何朱昌凯带人,直接将袁文才打死,王佐逃亡途中不慎落水身亡。

如此粗暴做派,毛主席知道后自然震怒不已。

因为在他心目中,这两位昔日”绿林英雄”是受人爱戴的革命同路人,是革命战友,更是知心挚友。就这样被杀害,他自然无法释怀。

直到1950年代,毛主席每回到井冈山,总会挂念起这两个至交好友,甚至亲自接见慰问袁文才的遗孀谢梅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诚然,彭德怀在这件事上也确实存在失察的责任。

但他毕竟是出于善意,没想到竟被湘赣人如此蛮横执行,最终酿成大错。退一万步说,即便彭德怀责无旁贷,他作为开国上将的立场,也远非被如此诬陷的分量。

总的来说,这场悲剧根源在于当年中共内部对待”绿林英雄”的偏见和杀伤。袁文才、王佐虽为土匪出身,但他们已经觉醒革命理想,应被视为同路人。可惜特委的偏执,加之暴力手段,让这两个革命英雄被冤枉了。

这样的教训,无疑给毛主席带来了沉痛启示。在此之后,他更加强调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重要性,避免阶级歧视和成见。毛主席终生无法释怀,正是因为袁文才、王佐的死,体现了阶级斗争中的严重偏差,应当引以为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与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