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称得上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了。在这一时期,清朝国力最为强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也非常迅速,人口稳定增长,疆域也非常辽阔,陆地面积达到了1300万平方公里,后人常称这一时期为“康雍乾盛世”。

这祖孙三人,都是非常优秀的帝王,从很多史料中都可以看到,这三位在“勤政”这件事情上态度相当一致,要多勤奋有多勤奋,熬夜都是家常便饭。奏折一摞一摞地批阅,就算是出去游玩也得随身带着奏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算把这三位放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帝王中比较一下,也绝对在敬业榜单上位列前排。

康雍乾盛世总共持续一百三十四年,这其中,康熙在位61年,乾隆在位60年,那么雍正在位就仅仅13年。

最近几年因为很多清宫剧的影响,我们可能会觉得雍正当皇帝的时间挺长的,但是一看史料,发现原来只有1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雍正皇帝继位的时候,已经32岁,他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康熙皇帝8岁登基,在皇位上坐了61年,69岁去世,这才轮到雍正继位。

然而13年后,雍正皇帝便突然暴毙,享年57岁。

雍正皇帝去世后,由第四子弘历继位,是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是有名的长寿皇帝,在皇位上坐了60年,还当了几年太上皇,享年89岁。

在古代那个医疗水平的情况下,不管是活到69岁还是89岁,都是非常难得,是长寿之人。我们知道寿命这种事情其实跟基因也有些关系,这就说明爱新觉罗家基因还不错,那为什么只有雍正皇帝正值盛年突然暴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关雍正皇帝去世前后那几天,史书上有这样几段记录:

据《雍正起居录》记载:“时驾御圆明园。先是、丁亥。圣躬不豫。仍办事如常。……戊子、戌刻,世宗疾大渐。宣召和硕庄亲王允禄、和硕果亲王允礼、大学士张廷玉等、入寝宫。是日、子刻、世宗崩。”

据《武英殿大学士太傅文端公鄂尔泰行略》记载:“世宗晚年召公宿禁中,逾月不出。……八月二十三日夜,世宗升遐,召受顾命者惟公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圆明园,雍正皇帝病危的时候,“公恸哭捧遗诏,从圆明园入禁城,深夜无马,骑煤骡而奔,拥今上登极。”

这段记录是说,雍正皇帝死的仓促,连朝臣都来不及宣见,自己也没来得及回紫禁城。继位遗诏是由鄂尔泰一个人捧回京城,乾隆皇帝才能名正言顺地登基。

然而在比较官方、权威性比较高的《雍正起居录》中,雍正皇帝死之前,是有两位亲王和大臣张廷玉在身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史料上的冲突,就让雍正皇帝的突然死亡扑朔迷离起来。

但是从史书上可以获知的是,雍正皇帝是暴毙的,也就是突然死亡。好好的一个皇帝,第一天还该办公办公,该吃饭吃饭,该见大臣见大臣,第二天就病得起不了床了,到半夜十二点,直接驾崩了。

如果真是生病,皇家私人医院太医院,已经代表了当时全国最高医疗水平了,怎么想也不应该让一个皇帝死得这么突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民间就有了猜测:雍正皇帝是被人刺杀的,刺杀者是吕四娘。

吕四娘是当年雍正皇帝搞“文字狱”时候的受害者,一家人因为文字狱惨死。所以人们猜测,是吕四娘处心积虑入宫做了雍正皇帝的妃子,伺机刺杀了雍正。然而这种死法对一个皇帝来说毕竟是不光彩的,所以史书中也没有提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乾隆皇帝确实不让人提及雍正皇帝的死因,史书上只说雍正皇帝当时的病情来势汹汹,却并没有说是什么病,这就难免引人揣测。

最近几年热播的《甄嬛传》,雍正皇帝的死,不就是两个后妃为了给果亲王允礼报仇,也是甄嬛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安全,利用丹药和美人透支雍正皇帝的身体,加速他的死亡的吗?

只不过,“吕四娘刺杀”这一猜测,只能当个民间故事来听一听,吕四娘一家是因为谋反这样的事情牵扯上文字狱,祖孙三代,孙子辈和女眷被流放宁古塔为奴,其余人都被杀死。那么吕四娘一个戴罪之身的弱女子,是怎么能混到雍正身边刺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个说法,就是“过劳死”。这个说法还是有一定的信服度的,因为雍正就是个工作狂。清朝对皇子的教导培养之严苛,在所有的朝代中都是排得上号的。别的朝代都是对继承人严格培养,清朝是对所有皇子一视同仁。

早上四五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一天被各种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是常态,一年只有几天休息时间。雍正是经历了九龙夺嫡的人,得到皇位后更是夙兴夜寐,兢兢业业。在他给大臣的批阅中,经常有“天太晚了,光线不好,手抖,朱砂是不小心滴在上边的,不要在意”这样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雍正每天光批奏折就能写出来三千字,那可是毛笔字啊!

连雍正自己都觉得自己累:“往复周详,连篇累牍,其大指不过如是,亦既殚竭苦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