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科协委员谢宝剑教授有关粤港澳大湾区方面的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历数大湾区过去五年间的建设成果,展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前景。

《人民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日报报道截图。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打造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谢宝剑 黄丰娱)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自2018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在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上迈出坚实步伐。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进一步建立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关系,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一国两制”是我国的一个伟大创举,凝结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是我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新方案。依托粤港澳良好合作基础,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合作平台作用,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能够促进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形成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促进各类要素在大湾区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能够加快培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动能,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发展城市群,不仅要考虑居住空间,还要考虑就业容量、配套设施、服务功能等。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打造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有利于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实现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

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充分发挥港澳独特优势,创新完善各领域开放合作体制机制,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有利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报道截图。

港澳加速融入 湾区动能强劲

(谢宝剑)

2024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五周年。五年来,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核心的城市群和都市圈正在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流动越来越顺畅,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稳步推进,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港澳依托北部都会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平台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大湾区发展已步入提档升级、纵深推进的新阶段。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加速集聚,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前景广阔。

要素流动 激发澎湃活力

广深港高铁福港段自2023年1月15日恢复通车至2024年1月15日一年间,由内地往香港发送旅客1085.6万人次,香港往内地发送旅客1041.3万人次。为更好满足深港两地市民“双向奔赴”,自4月6日开始,深圳铁路每周六增加4列往返香港西九龙站的跨境高铁。随着“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湾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越织越密,越来越多港澳居民深入内地城市旅游打卡或拓展发展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17日,澳门大学学生和青年群体参观横琴展厅,实地考察集成电路相关产业。

近年来,大湾区跨境投资便利化程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末,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9.77万人,其中港澳投资者4.74万人。特别是新版“跨境理财通”实施首月,个人投资者新增人数月环比大幅飙升超9倍。这在满足湾区居民跨境投资理财和全球配置资产需要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从而助力金融业扩大开放、深化改革。

科研资金实现跨境有序流动,大型科研设备可实施24小时预约“即报即放、到厂检验”通关模式,加快向港澳有序开放在粤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大湾区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更加畅通,粤港澳三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激发区域协同创新的澎湃活力。

广东建成面向港澳的科技孵化载体超130家,在孵港澳创业团队和企业近1100个,仅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超160个。“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成为常态,激活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引擎。截至2023年10月,仅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就累计获得超过150项政府科技资助项目,开展联合研发、委托研究等商业项目超过100项。广东依托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促进粤港澳三地合作,并携手港澳建设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如今,一家又一家大湾区创新企业孕育成长,不断链接创新资源,探寻自己的“世界坐标”。

聚能成势 助推高质量发展

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香港、澳门既是参与者、贡献者,也是受益者。香港在专业服务、资金管理、创新科技等方面优势突出,澳门在国际人才枢纽、全球科技联结、招商引资中介等方面也有着明显优势。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协同并进,深化产学研合作,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

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正在形成。近年来,大湾区多措并举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呈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态势。目前大湾区拥有超过6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多所全球排名前50位的大学、9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5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湾区研发费用已超过3600亿元,进入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十位。2023年,“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再度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列为全球科技集群第二位。其中,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推行了超过1200项大湾区智能化项目,超过25个行业实现了智能化升级。

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加速推进。通过职业资格互认和放宽港澳人才投资及执业限制、所得税优惠、优化签证和便利通关、共享使用科研设备,以及提供人才房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推动粤港澳三地人才流动、协同创新。目前已有3200多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累计3500多人通过粤港澳“一试多证”获三地技能证书。在人才培养方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香港多所院校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开展合作办学,实现育才资源共享。澳门大学横琴校区通过设立联合实验室、产学研示范基地等,推动澳门与内地的人才培养合作和协同创新。在留才方面,大湾区大体量、规模化、分层次的实验室、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体系以及全链条、成体系的科技企业将大量的人才吸引并留在了湾区。

2024年首季度访港旅客同比增长1.5倍。图为游客在香港沙头角游览参观。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大湾区瞄准关键核心产业链堵点难点,推动粤港澳协同创新,加速应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强链补链,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且产业集群区域特色明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已形成较大竞争优势。

深化改革 壮大新质生产力

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是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深化改革开放,调整与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不适应的制度或环节,推动湾区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

一方面,可发挥港澳高等教育国际化优势助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推动精准引进和高质量自主培养两手抓,聚焦培育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人才需求,围绕核心技术与关键问题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引进高水平国际化人才队伍,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供需机制、培养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推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另一方面,以制度型开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可发挥港澳对接国际规则的优势,稳步扩大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促进大湾区内外互联互通水平,吸引全球优质资源集聚,共享大湾区发展机遇。

广州南沙城市景观。

五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朝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充分展现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蓬勃生机。展望未来,作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大湾区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强与环湾区的战略联动,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形成制度型开放高地,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支持港澳更好地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大湾区将实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新质生产力大放异彩,助力香港增强动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大湾区将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推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

资料参考: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图片来源同上,非商业用途,若构成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