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顾坚果,今年24岁。1987年的夏天,我考入了XX县的水电站,离开家乡来到这座小城,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刚到水电站的时候,我被分配到了设备管理部门。那会儿,我个子高高的,一张稚气未脱的脸,加上刚离开农村进城的憨厚劲儿,在一群工作多年的老员工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过我也没把这些放在心上,他们经验丰富,我要虚心向他们学习,只要勤恳好学,自然能融入这个新环境。

说起来,我之所以选择来这家水电站工作,主要是被它的光荣传统所吸引。曾祖父就是为修建当地水电站而出过力的,家里对水电事业一直心存敬意。加上小时候就听村里人说过,水电工人是个体力活儿,只要肯吃苦,前程没啥顾虑。

第一次见到站领导黎小青姐姐,是在一次公开会议上。她身着一袭蓝色的衬衣,站在台前侃侃而谈,带着一股磁性的领导气质。面对全场的员工,她却不显一丝慌乱,只见她微微一笑,清晰有力的嗓音便传遍了整个会场。我不由自主被她的风采所折服,一双眼睛便再也无法从她身上移开了。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黎姐姐比我年长两岁,却已在这里工作多年,深受大家的爱戴和信任。她单身,是个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学霸,从小就被教育要独立自主、事业为重。所以一直没考虑过别的,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就是她唯一的人生目标。

工作中,我和黎姐姐虽然不在一个部门,但由于她地位重要,偶尔还是会有些交集。每当那时,我都忍不住多看她几眼,不自觉地就被她的睿智能干迷住了。她办事沉着冷静,对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工作态度认真,从不马虎。有时我还会在上下班的路上远远地看见她的身影,显得如此干练独立,让我由衷地钦佩不已。

有一次,水管维修出了些状况,黎姐姐亲自来到现场指挥作业。我就在一旁近距离观察她,内心无比的敬佩。她一边不厌其烦地重复指导,一边耐心细致地听取工人们的意见。就连工人开小小的玩笑时,她也面带微笑地回应几句。可以说,要不是她在关键时刻的果断和机智,恐怕那次维修就会出现重大失误了。从那以后,我对她的好感就更上了一层楼。

刚到水电站工作时,我还担心自己在这陌生的城市环境中能否适应,能否认识新朋友。不过一转眼三个月过去了,除了和水电站里的人打成一片,我也在附近的居民小区里结识了不少老乡。家乡的微信群里,我就老妈总是开玩笑说,都怪儿子你跟谁学做事都太勤快了。

在我们村里,从小就给我灌输“勤劳习惯是农民的美德“这样的观念。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有了一种即使做最苦最累活也能咬牙坚持的韧劲儿。这份老实巴交、努力进取的品质,大概也正是黎姐姐欣赏的地方吧。

就这样,在和黎姐姐的点点滴滴的互动中,我慢慢地被她吸引了。工作之余,我总在脑海里回忆着她的点点滴滴,甚至在梦中都会出现她的身影。此刻的我,只觉得心间像是装着一捧火在燃烧,小心翼翼却又挥之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半年后,我被调到了电力抢修中心。在那里,我结识了张梦平,这个后来成为我好兄弟的哥们儿。

张梦平比我大五岁,是这一行里出了名的“抢修能手“。高高壮壮的个子,黝黑的皮肤,沉稳的语气,显得他很是朴实labor虎。可每当他那双弯弯的眼睛望过来时,却又让你感受到一股阳光般温暖的人情味。

我们年龄相仿,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作为资深老手,他几乎把这一行的所有经验和技能都传授给了我,我也由衷地佩服他对这份事业的执着。工作之余,两人就会在小馆坐坐,痛饮几杯,嘻嘻哈哈聊个痛快。

有了张梦平这个贴心朋友,我在小县城也就慢慢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他常常拿我对黎小青的那份心思打趣我,说他年纪大了,早就被太太拴在家里啃“狗窝头“了。我却仍像个痴了的小伙子一样,老惦记着一位可能永远也不属于自己的女神。

他常说,我要这味儿,不是仗义啥的。说得我脸红心跳、狼狈不堪。可心里却又隐隐约约地有些期待,期待着真的能和她走到最后。

随着和张梦平的友谊日渐加深,我也开始对他家里的事情了如指掌。这小伙子单身,爸爸去世早了,妈妈在老家务农,家里还有个比他小几岁的妹妹。我时不时就会问起他的家人近况,他也总是乐呵呵说大家都挺好的。

时间飞逝,一转眼四年多过去了。期间,张梦平结婚生子,我们的友情也就更加亲密无间了。他儿子两岁了,儿子叫我“小舅舅“,时不时就会缠着我玩儿罐罐车耍滑板什么的。只可惜我对黎姐姐的心思却迟迟无法释怀。一转眼就七八年过去了,张梦平的儿子都6岁了,我却还孤家寡人一个人,时不时就被他们拿这茬儿打趣。

后来有一次单位运动会的时候,我接到家里的一个电话,老妈说小时候唠叨我的那个女同学也被分配到县城了,说什么叫我见了她就介绍介绍呗,我却心里没啥别的想法,脑子里全是黎姐姐。

再后来,黎姐姐的闺蜜陈香槟找到我,说了句让我这颗心彻底蓬勃跳动的话,要我最近多主动一些,不要总是把黎小青当成高高在上的神一样来崇拜。还直白地说,其实黎姐姐对我也有些好感。我简直受宠若惊,整个人都晕乎乎的,心中美梦成真的喜悦溢于言表。

从那以后,我便鼓足了勇气,时不时就找一些理由和黎姐姐多多接触。也许是我表现太过青涩了,反而让人觉得憨态可掬,连几个阿姨同事也开始私下和我打趣,说我们俩就这么“纯情“下去可不太好啊。

我也知道,我喜欢黎姐姐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可就是不知她为什么老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看着她忙忙碌碌的身影,我总感觉我们中间有一条无形的界限,一条我怎么也跨不过去的鸿沟。不知是她职位高我太低微,还是她出身知识分子家庭我太粗鲁,总之似乎是有一些隐形的阶层差距在拉扯着我们。

很多次,我都在张梦平那里宣泄自己的忧愁。他则会宽慰我说,只要下定决心努力追求,一切终会好起来的。我也在心里默默地盘算着,与其被困在这份单相思中,不如索性孤注一掷,不管是求而不得还是痴心错付,总要让这份爱有一个了断。

就在我暗自纠结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滔天洪灾,却给我带来了一次向她表白的绝佳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是1992年的一个盛夏,骄阳高照,连日的暴雨袭击了我们这片水乡地区。不远处波涛汹涌的小河已经夺出了决口。如果再不采取行动的话,漫过河堤的洪水就会迅速涌进小城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了解到这一严峻形势后,黎小青立即紧急启动了应急预案,她亲自带领我们所有抢修人员奔赴现场。远远望去,她那娇小的身躯在号令大军,只见她不顾滂沱大雨,高高站在指挥舰上,冲我们挥手示意,令人肃然起敬。

当时局势一片混乱。有几个初来乍到的小伙子被吓破了胆,哆哆嗦嗦地找不到北;也有经验老到的师傅一个劲儿嚷嚷现在要紧还是先撤离平民;更有家里还留有老人孩子,乱作一团的恐慌四起。好在正当这时,黎小青那梆硬有力的声音响彻整个救援队伍,“同志们都冷静,保护群众生命才是头等大事!“

“各就各位,照我的命令去做!张梦平、高峰你们帮我分头负责协调和维持秩序……“她一一指派着,气场十足,丝毫不显慌乱。只见她那双星眸熠熠生辉,激情昂扬的表情热血沸腾,让我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股无比的钦佩和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