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新型网络诈骗案件不断出现等情况,宁化县人民检察院坚持惩治“零容忍”,反诈“不止步”,不断在惩治犯罪、社会治理、宣传预防上与“诈骗分子”隔空赛跑,紧紧守护老百姓“钱袋子”。

01

“精准打击+追赃挽损”

紧盯反诈“全链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诈一日不除,使命一日不止。2021年,宁化县检察院组建“反诈利剑”办案团队,为适应专业化办案、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在办理一起犯罪嫌疑人达30余名、涉案金额达5000余万元的涉诈案件中,该团队克服被害人覆盖面较广、金额准确认定较难等挑战,提前介入、精准研判,在公安机关报捕前对证据的固定及定性做了大量细致的审查工作,共对案件事实和定性提出补充侦查意见20余条。审查起诉阶段,审查400余份证据材料,形成长达400余页20余万字的审查报告,反复修改起诉书6次,仅用30天时间将案件起诉,达到快办、快诉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庭审前,办案团队成员逐项讨论研究,做到讯问提纲“精”、举证提纲“细”、答辩提纲“全”,经3天庭审,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均被宁化县人民法院判决认定,被告人均得到应有的判决。

在办案过程中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程序公正原则,坚持打击力度、办案效率、案件质量并重,是该院扎实高效完成每一起涉诈案件的生动体现。

同时,该院注重追根溯源,重点惩治电诈犯罪的组织者、实施者,做到上家、下家一起打,在刑事诉讼各环节各领域加强追赃挽损,降低危害后果,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2022年来,该院起诉涉诈及“两卡”案件97件156人,打掉电信诈骗团伙10余个,追缴涉诈违法犯罪所得600余万元。2023年,“反诈利剑”办案团队获评“全市优秀办案团队”。

02

“多方协作+检察建议”

织密反诈“服务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守少则固,力专则强。除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外,该院始终坚持推进多方协作,合力共筑反诈“一盘棋”。通过个案沟通、案件通报、联席会议等形式,定期与公安、法院等部门沟通协作,对电信网络诈骗新型犯罪定性、证据收集以及法律适用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快速高效、精准打击的工作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惩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专项治理活动。2023年,县人大对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情况开展调研,召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座谈会,县委政法委、公安、检察院等19家相关职能单位在会上进行座谈交流,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

“朋友圈”不断扩大的同时,其成效也在不断凸显:2022年,针对“两卡”案件中发现的出租个人银行卡或对公账户用于“跑分”等现象,该院分别向中国人民银行宁化县支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促使两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县支行组织人员对涉案账户较多的10个网点进行现场核查,约谈6家网点负责人,要求各金融机构对八类高风险人群降低日限额,对可疑账户监测研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排查近两年办理且存续的2088个工商登记营业执照,对一人名下注册多个工商营业执照的情形登记造册,随机抽查18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地走访。

03

“线上普法+线下宣传”

提高反诈“免疫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但发展海洋经济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任务。我们应充分挖掘海洋经“检察官姐姐您好,我爷爷之前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自己是公安的,说我爷爷涉嫌犯罪,要求我爷爷给他们转账。之前听您给我们上的法治课,我觉得这可能是诈骗,就让我爷爷不要理会,我做得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得非常棒!千万不要转账,这种诈骗行为是属于冒充公检法诈骗。”不久前,检察官胡雯芸走进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为学生们上反诈普法课时,夸赞并介绍道。

宣讲工作能否入脑入心,关键在于是否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该院在办案同时积极延伸检察职能,及时总结案件特点,坚持“线上+线下”普法宣传齐发,不断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构筑反诈防范宣传新矩阵,带动全民反诈新合力,增强群众防骗意识和能力。

其中,该院制作的《杀猪盘听多了,杀洋盘又是什么?》《免费送皮肤?当心,可能是为孩子定制的专属骗局》等多篇原创宣传微文和视频深刻揭露了电信网络诈骗新手段、新方法、新动向,阅读量累计10万多人次;2022年拍摄的《神药》反诈短视频获2022年5月全国检察新媒体月度优秀作品;2023年11月,三明市“麒麟未士”普法宣讲团成员在宁化以《拒绝“帮信”,不做“帮凶”》为主题开展的线上法治直播课,吸引三十万余人次观看,直播获点赞高达百万余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线上通千民、达万户,线下进千企、入万家。该院结合反诈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地、进企业”等活动,针对在校学生、老年人、电信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等人群和案件多发、高发的乡镇、单位开展重点宣传,2022年来,共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30余次,受教人数达1万余人次,有效挤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文案:邱华 施荣春

编辑:伍舒婷

审稿:李正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