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记,我们村里养鱼户的资产折旧补偿款2月底已经全部到位,现在正在组织对签订转让合同的农户逐一核实兑付,真要感谢你们纪委的鼎力支持。”近日,益阳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大莲湖村党总支书记胡树泉紧紧握着该镇纪委书记李兴的手,连声表示感谢。

大莲湖村是千山红镇最大的水产养殖村,全村有7000多亩面积,其中90%都是养殖水面。近年来由于受到市场影响,水产养殖户利润偏低,甚至时有亏损。村委经过多方考察和调研,决定引进“渔光互补”新能源项目,将近5000亩鱼塘全部转让发展光伏产业。项目未经落地便遭遇重重阻力。

阻力主要来自于养殖户们的增氧机、渔船、渔网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补偿费问题。去年5月,在项目准备实施前,村里对135户养殖户的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核算,确定补偿款为70万元左右。而建设方认为该数据仅为民间统计结果,缺乏权威性,拒绝给予明确回复。

“那段时间,几乎天天有养殖户到我们纪委上访,有时候一来就是十几个人,电话经常被打爆,很多养殖户都认为款项是不是被截留挪用,一定要我们去认真查查。”该镇纪委副书记王芳对当时的情景深有感触。接到群众的多次来访反映后,镇纪委高度重视,跟踪督办,深入养殖户家进行走访调查,积极组织建设方、村干部召开了几次专题会议进行协调,最后决定通过第三方评估公司对所有养殖户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后予以支付。

“那段时间我们和第三方评估公司工作人员一户户上门,大到一条渔船,小到一张丝网,我们都要详细登记询问,并根据购买和使用年限折算出现在的价格。很多设备由于时间太久,找不到原始凭证,我们只能根据现在的市场价格和养殖户一项一项谈。”王芳很是感慨。

在走访过程中,由于沟通理解存在偏差,养殖户和评估工作人员有时还会发生小摩擦,需要纪委工作人员一遍遍耐心地做思想工作。王芳表示,“对评估出来的数据和金额,我们还要进行几次的核算,直到双方都签字认可,常常要工作到凌晨,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工作是真辛苦,但是3个月后终于拿出了权威的评估报告,建设方也在年后将所有补偿款全部拨付到村委指定的账户上,我们瞬间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现在,我们已经跟88户养殖户签订了转让合同,其他合同也在陆续签订中,这个光伏产业项目马上可以动工兴建,年底就可以并网发电,希望这个项目能为我们的和美湘村建设注入新活力。”胡树泉高兴地说道。(徐钢 蔡心 苏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