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可安邦,文能治国”,这八个大字,印制在开国上将韦国清诞辰110周年纪念邮简上。

前四个字,概括了韦国清上将的军旅生涯,后四个字描述了其主政历程。

作为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尚未结束在越南的相关工作,便被任命为广西省省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在河内

1956年,韦国清从越南回国不久,便回到广西主政。在此后的20年间,他带领广西的干部群众,为广西的工农业生产、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都奠定了基础。

韦国清主政一方,留给后世的福泽至今都在照耀着广西这方水土。比如,他用一块内陆和广东置换的一个出海口正在发挥更大作用。他对广西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人民爱得深沉、爱得纯粹;对自己的亲人却要求甚为严格,从未动用过手中的权力。

2024年1月24日,韦国清上将之子韦肖毅应邀来到红船融媒,从后代的视角讲述了其父亲韦国清主政广西20年对广西的贡献和一位革命家的家国情怀。

首任广西自治区政府主席

2023年9月2日,是韦国清诞辰110周年。

此前一天,在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主办的“纪念韦国清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中,韦肖毅代表家人简要回顾了韦国清上将的生平。

韦肖毅用朴实真诚的语言,介绍了韦国清在什么情况下回到广西工作,在主政广西20年间所处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国上将韦国清之子韦肖毅

韦国清从越南回国后,彭德怀希望他继续留在军队工作。因为毛泽东亲自点将,他便回到广西主政一方——而这方土地,是他的家乡。

关于这一历史细节,被记录在时任韦国清秘书、后来担任广西自治区副秘书长的何绍榜所著的《韦国清上将主政广西二十年》一书中——




1956年,韦国清完成援越任务回国后,受到了毛泽东的亲切接见。毛泽东说,军事顾问团出色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中央很满意,胡志明也高度评价了你们的工作。越南人民不会忘记我们对他们的帮助,军事顾问团的功绩将永远记在历史上。

在这次接见中,彭德怀向毛泽东建议,让韦国清留在部队。毛泽东说,广西的人民代表大会已经选举韦国清当省长,别人都给他摆好了省长办公桌。他不去上任恐怕不好吧,以后需要还可以回部队。

其实,党中央和毛泽东在韦国清回国之前就已经考虑了他的工作安排。韦国清是一位年轻的开国上将,留在部队当然是个人才,但最高层想得更多的是,他是壮族,又在越南和胡志明等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把他安排在祖国南疆的广西,对于将来建立省一级的壮族自治区,建设广西,把守祖国南大门,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1956年,韦国清27年的军旅生涯告一段落。在他肩负起广西省省长这一重任之时,便开启了主政广西20年人生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开国上将韦国清之子韦肖毅:父亲为广西争取到出海口

“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我父亲就成了广西的第一任政府主席。到了60年代初,他又接任了广西的第一书记。”韦肖毅介绍道。

无论是作为广西省的省长,还是作为广西自治区的政府主席和第一书记,韦国清都把在部队的艰苦奋斗和实干精神带到了工作中。当时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可作为佐证。

一张当时拍摄的照片,记录了韦国清参加广西建设的情景。他脚踏一双布鞋,拉着一辆双轮木板车,和群众一起在工地劳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多的时候,韦国清在为广西的未来发展谋篇布局并将蓝图变为现实。为此,他跑中央寻求政策支持,跑兄弟省市寻求项目支持。

“他亲自到北京去协调,找当时的中央经委领导薄一波协调支持广西建设的事情。不仅从中央层面争取支持,他还从工业发达省份寻求帮助。上海、辽宁、江苏这些工业发达的省市,在南宁、柳州等地方援建了很多工厂,对广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韦肖毅在回忆往事时如是说。

在很小的时候,韦肖毅就对父亲抓广西的工业发展有亲身经历。

那是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学工活动时,韦肖毅和同学们来到了南宁罐头厂。他亲身体验到了产自广西的菠萝,被切成小块,装进瓶子做成罐头的神奇。

韦肖毅学工所去的南宁罐头厂,就是经韦国清联系由上海援建的。

“当时,从上海来广西援建罐头厂的一个工程师讲课时,从菠萝怎么收割讲到怎么做成罐头,还讲到做好的罐头是出口到国外的。”韦肖毅说。就是从工程师的讲解中,他接收到一个新奇的信息,外国人周末休假,都喜欢带着罐头出去吃。

随着年龄增长,韦肖毅对父亲的了解越来越多,对他肩负的责任之重和履职之艰辛有了体察。随之,他对父亲的钦佩、自豪之情中,揉入了感佩。

韦国清在广西主政期间,既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三年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的经济困难时期,更全程经历了“文革”时期。

“文化大革命”期间,韦国清也和许多开国将帅一样,受到了林彪、江青等人的陷害。幸得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保护,才免于遭受更大的迫害。

“在‘文化大革命’那种极其困难复杂的情况下,他恪尽职守努力工作,尽力保持广西地区局势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进行。”在“纪念韦国清同志诞辰110周年”活动中,韦肖毅动情地概括了自己父亲在特殊时期的经历。

让肉票和糖票在广西失效

“在广西,我父亲一直比较重视粮食生产,因为当时是计划经济,粮食少了会饿死人的。再一个,他非常重视农副业生产,比如养猪。”韦肖毅在说起这段历史时,语气中洋溢着自豪之情。

到了20世纪70年代,广西就敞开供应猪肉了,对民众意味着买猪肉不需要肉票了。紧接着,在广西买糖也不用糖票了。

韦肖毅记得,外省市的人来广西出差,都要带这些农副产品回去。“比如带糖,因为这些东西在广西可以随便买”。

让肉票和糖票率先退出历史舞台,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看来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如果猪肉代表农业,糖代表轻工业的话,韦国清在广西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同时,对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也没有偏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8年1月22日,韦国清陪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接见广西各族人民

何绍榜在《韦国清对发展广西工业的贡献》一文中,对韦国清主政广西期间建设骨干企业的历程做了记述——


1958年1月,毛泽东到南宁主持召开有部分中央领导和部分省市委书记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对广西工业的落后深有感触。他戏谑地说,南宁只有两个半烟囱,一个是电厂,一个是砖瓦厂,半个是他下榻的明园饭店锅炉房。

在此次会议期间,韦国清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汇报工作时,用“手无寸铁”来形容广西的工业基础,并表达了希望中央在“二五”计划中多给广西安排一些项目的诉求。他还不失时机地向中央领导提出了广西关于三个重点项目的设想,即建设柳州钢铁厂、西津水电站、柳州化肥厂。

会议召开半年之后,即1958年7月,柳州钢铁厂便投入建设。如今,终结了广西“手无寸铁”历史的柳州钢铁厂已经发展为一家年产值上千万元,并在中国企业500强中进入前200名的现代化钢铁企业。

柳州钢铁厂开工建设不久,新中国便进入了经济最为困难的时期。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远超想象。也是在这段困难时期,西津水电站和柳州化肥厂也开工建设。

在向毛泽东和中央领导汇报的上述三个项目之外,广西还开始建设柳州水泥厂、柳州重型机械厂、南宁化工厂、南宁冶矿厂等骨干企业。

1961年7月的一天,广西自治区召开省地县三级干部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已经担任自治区第一书记的韦国清在总结过去三年的建设成就时说:“三年来,我区的工业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过去我们手无寸铁,或者更确切地说,手无寸钢,现在已经开始进行了包括矿山、冶金、电机、电器、电表、动力、空压机、造船等八个系统的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4年3月,韦国清陪同朱德出席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周年大会

如果把广西的工业建设比作一座高楼,那么这一时期的工作就是在打地基——坚实的地基。

从西津水电站建设的过程中,可窥一斑见奠基之艰辛。

众所周知,建设一座水电站既需巨量资金和很长的时间周期,更需要主政者的战略目光和决策胆识。

如果想发展工业必须有电,韦国清十分清楚支撑广西工业发展的电力该如何解决。

广西缺少火力发电的煤炭资源,但上天给广西关上火电这道门的同时,却通过赋予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其打开了水电这扇窗。简言之,解决工业用电问题无法依靠火力发电,只能依靠水电。于是,他代表广西向中央争取到了西津水电站的项目。

按照规划,西津水电站建在郁江水域。郁江作为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最大支流,具有巨大潜能,但在过去,除了水上运输外,本可造福广西的水能白白流失。

项目获批之后,韦国清和水电专家一道到西津村选坝址。为了在复杂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中选出最合适的坝址,他们白天上山观察地形等情况,晚上就住在船上。

选址等工作完成后,厂房和大坝的浇筑工程于1960年拉开序幕。当时,广西的钢材和水泥产能远远无法满足工程所需,水电部配给的钢材和水泥也是杯水车薪。如果不能在汛期到来之前完成既定浇灌工作,工程将毁于一旦。

面对这道计划经济时代独有的巨大难题,韦国清在迫不得已中向周总理求助才得到了工程所需的刚才和水泥。

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后,在“全国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的时代背景下,西津水电站也被国家列入了“下马项目”名单。基于“没有电就没有现代化”的认知,韦国清一方面拍板“在列入下马名单期间,先由自治区自筹资金垫资继续推进工程”,另一方面找当时的水电部部长和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力陈西津水电站对广西发展的重要性。

最终,西津水电站避免了下马的命运。

闯过上述难关后,西津水电站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闯许多难关。一个接一个难题,几乎都是韦国清亲自奔波解决。

“没有韦国清,就没有西津水电站。”杜竟明说。作为当年主持这项工程建设的西津工程局党委书记,杜竟明的这句话是最好的注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8年2月,韦国清与习仲勋陪同叶剑英参观广州植物园

给广西换来一个出海口

据韦肖毅介绍,广西正在建设一条通往海边的运河。

这里的“海边”,是指南海的北部湾。这个半封闭形状的海湾地区的海岸线和海域,原本都是广东省的辖区。如今,在中国这一侧,广西、海南两省区与广东共享这段美丽海岸线。在广西所辖这段海岸线上,分布着钦州、北海和防城港三个地级市。

广西一度是个内陆地区,如今在北部湾拥有的这段海岸线和临海区域,是韦国清留下的一份宝藏。

“我父亲跟广东商量,把钦州、北海、北部湾几个地方划归广西,用了和广东交界的一个地方和广东换了一块地方。广西就有了出海口。”韦肖毅说。换言之,是韦国清用深远的目光,看到了一个出海口对广西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前布局。

在讲述自己父亲的经历时,韦肖毅一直非常克制和理性。无论是对韦国清上将在战争年代的辉煌战绩,还是主政一方的建设成果,他都是点到为止。在讲述和广东置换出海口这件事的时候,也同样如此。

事实上,置换出海口这样的大事绝非轻而易举。

也许是战争年代养成了边看地图边进行战略规划的习惯,在主政广西之后,韦国清也喜欢看地图。在地图上,他看到了“世界上凡是靠海的国家和城市,几乎都比较发达”的图景,也因此有了让广西有一个出海口的愿景。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韦国清为之努力了多年。

何绍榜等人所写的《韦国清为广西争得出海通道》一文,详细地描述了韦国清为广西争取出海通道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和广西都归华南分局统领。时任华南分局第一书记的叶剑英元帅从经济、国防、工作便利性等几个维度综合考虑之后,提议把钦州地区划归广西并得到中央政府批准。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央政府又在1955年将钦州划归了广东省。

韦国清回到广西工作之后,不少人向他反映过钦州回到广西既对广西有利,也有利于广东这件事。

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蒋介石出于“反攻大陆”的目的,妄图在沿海地区建立“游击走廊”——钦州地区沿海是他们偷渡的主要目的地。韦国清以一个战略家的目光,认识到钦州地区划归广西更利于海防。

在上述背景下,在1964年7月21日召开的广西自治区党委会议上,身为第一书记的韦国清决定以自治区党委的名义给中南局打一份报告。接着,他又先后两次和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面谈,这件事也被汇报给了周总理。

1965年6月26日,国务院根据广西自治区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的请求,正式将钦州地区划归广西建制。从此,广西又由内陆变为沿海地区,有了自己的出海口。

这一改变 ,不仅有利于祖国边防,而且有利于广西的对外开放。

一个出海口,是一条海运线的诞生,更是一个地区的蝶变。换言之,北部湾的出海口,让广西的交通运输拥有了一片“蓝海”。

众所周知,与陆路和铁路运输相比,水路运输的成本最低。

在我国,自西向东分别有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水系。这三大水系,分别是三大水路交通体系。三大水系中水运体量排名第二的珠江水系,与广西关系密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12月2日,韦国清与耿飚到广州向叶剑英请示工作

在一篇题为《中国要花700亿在广西修运河,有何重大意义》的文章中,是这样描述珠江水系的:“珠江水系,又称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主要覆盖两广和贵州、云南的一部分地区。”

作为珠江流域的最大水系,西江水系主要流经广西境内。但是,从水路运输的角度看,广西及与之相邻的云南和贵州的货物出海,需行至珠江下游的广州港。如果修一条运河,联通西江和北部湾出海口,广西、云南、贵州的货物出海航程可缩短560多公里。

韦肖毅所说的运河,就是这条打通珠江水系与北部湾的平陆运河。

如今,被定位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的平陆运河已于2022年8月开工建设。按照现任广西自治区主席刘宁的描述,平陆运河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广西内陆及中国西南、西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平陆运河的修建,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八个字来形容并不为过。

因为这条运河作为纽带,一旦将珠江水系与北部湾出海口联系在一起,对广西、西南地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好处显而易见。对此,按照《中国要花700亿在广西修运河,有何重大意义》一文的上述文章做了简要分析——




对广西来说,可助推“入内”与“出海”双向互动。借助平陆运河,南宁、崇左、百色等广西内陆地区可以出海,广西北部湾的渔业、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也可以入内。内陆腹地产业和海洋产业协同联动,广西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西部地区来说,可以助力进一步对外开放。平陆运河有“一河通,全盘活”的成效。珠江水系连通贵州、云南,通过黔江、红水河等多条支流,云贵的货物也可以走向国际市场。
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带一路”的有力支撑。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广西是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如今,中国与东盟已经互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平陆运河通航后,将打通靠近东南亚的便捷经济通道,有望促进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经贸往来的持续增长。

广西的梦想之中,有一个就是打通珠江水系与北部湾。在梦想即将照进现实之际,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感佩之处——平陆运河的起点,是韦国清主政广西时修建的西津水电站库区的平塘江口。

换言之,西津水电站库区成为平陆运河的起点,不仅意味着韦国清主政时的成果仍在惠及广西人民,而且可折射其当年战略规划布局之长远。

一个革命家的家国情怀

“我父亲工作很忙,按照我哥哥的说法,我父亲是一个工作狂。他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要求我们不能说谎话,做事不能拖。他说,今日事要今日完成,不能拖到明天。”韦肖毅在回忆往事时如是说。

韦肖毅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韦国清作为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在越南工作那几年,他的妻子许其倩留在北京工作,韦肖毅和哥哥们随母亲在北京生活。

1956年3月,韦国清圆满完成在越南的工作后回国。经过短短两三个月休养,他便从北京启程前往广西出任广西省省长。随后,深爱着丈夫的许其倩带着孩子们南下广西。

韦肖毅的童年和青少年岁月,是在南宁度过的。他的成长时期,正是其父亲韦国清在广西的各条战线上谋篇布局并开组马力启动建设的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3年与张云逸家人在南宁共度春节。前排左起:韦雁、张晓健、韦子英;后排左起:韦肖毅、许其倩、韦国清、张云逸、韩碧

那时候,韦肖毅只知道自己的父亲很忙,但并不了解父亲日夜为之操劳的都是哪些事情。及至成年,他才通过媒体的报道、父亲的讲述、参阅文献资料逐渐明白父亲为之奔忙的事关广西发展大业的事情,远远超出上文提及的农副业生产,柳州钢铁厂等工业,西津水电站等基础设施项目。他为之操劳的大事,还包括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2013年是韦国清诞辰100周年,在这年9月12日举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念韦国清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彭清华在发言时历数韦国清对广西发展进步所做的贡献时,便提及了他“广纳各方英才”来广西工作,恢复重建广西大学等高等学校,批准创办广西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等工作。

因为要把一张最新最美的蓝图变为现实,韦国清留给童年时期的韦肖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忙”字。

在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家乡发展或运筹帷幄,或殚精竭虑之时,韦国清手里同时掌握着很大的权力。但是,和那一代很多革命家一样,他的权力只用来为人民谋福祉,而丝毫没有把公权用在自己亲人身上。

开国上将韦国清之子韦肖毅:省长的两个亲兄弟一直是农民

带着孩子追随丈夫到广西定居后,韦国清的夫人许其倩在当地的教育局上班。政府虽然给韦国清配了小汽车,但她每天都是走路上下班。韦肖毅记得,自己的母亲从来不用父亲的车,他们作为孩子也“从来不用”。

“我的两个叔叔都是农民,一个叔叔参加解放军后复员回家,一直当农民,他也没有为我叔叔安排什么工作。”韦肖毅说。他记得,自己的父亲在广西工作时,他的堂兄,也就是叔叔的孩子们来南宁看望父亲时,自己父亲对他们说的话都是“你们要好好学习,你们将来能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也许是得益于韦国清的教诲,也许是知道身居高位的伯父不会成为自己的靠山,反正韦国清的几个侄子在学习上都非常勤奋,并最终依靠自身努力有所成就。

“实际上,以父亲当时的情况,为他们安排工作挺容易的。但是,我父亲从来不帮他们说话。”韦肖毅提及这一点,虽感慨系之,但对父亲有一份深深的理解。

因为,韦肖毅深深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动用手中的权力时可谓很吝啬,但是,在动用自己的钱物时,对亲人很慷慨。

据韦肖毅介绍,在广西工作期间,韦国清一直慷慨地资助两个弟弟。他印象深刻的两件事,都与治病有关。

“我的一个堂兄的腿被牛车压断了,我父亲就把他接到南宁的医院来做手术,手术费都是我父亲自己付钱。我记得是三千块钱,在当时,三千块钱是很大一笔钱了。我另一个堂兄,眼睛有毛病,我父亲也把他接到南宁,自己出钱给他治病。”韦肖毅说。虽然在工作上,从来不帮他们说话,也不给他们安排工作,但是并不代表他不关心自己的亲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1年6月在六中全会期间,邓小平与韦国清

在韦肖毅的记忆里,韦国清对身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他从来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提拔使用亲人和身边工作人员。

“父亲只是对我讲过,在战争年代,他发现有一名警卫员表现好,有文化,就送到学校培养,到了八十年代成长为一个大军区的副司令。”韦肖毅说。这则温暖的故事,折射出的正是韦国清对身边工作人员最好的关怀。

对自己的后代,韦国清和每一位父亲一样充满慈爱。他嘱咐子女的话,和普通人家的父亲别无二致,无非是“要好好学习,认真完成老师、学校布置的事情”。

和很多父亲不一样的是,虽然身居高位,但是韦国清并不要求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出人头地,而是希望他们“做一个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就是一个革命者的家国情怀。

撰文:李秀平

视觉:王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