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根据储能领跑者联盟的数据,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19.29GWh,中国企业储能电池全球出货量为198.9GWh,占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的91%,显示出中国储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在储能领跑者联盟主办的第六届储能嘉年华盛典中,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全球出货量排名榜单,海博思创位列中国企业国内直流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出货量排名榜单首位。同时,海博思创荣获“中国新型储能百大品牌”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是海博思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坚持科技创新,海博思创与合作伙伴协同发展,在国内直流侧储能系统出货量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着眼未来,海博思创将不断追求技术更先进、安全性更强、容量更大、能量密度更高的储能系统产品,以AI赋能电站的全生命周期,为行业持续赋能。

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海博思创董事长、总经理张剑辉在嘉年华开幕致辞中表示,2024年将是储能行业的分水岭,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寻求突破,冲出“内卷”,将价格竞争变为价值竞争。探索多种应用场景,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数智化背景下,行业需要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赋能”,张剑辉提到,海博思创构建起一整套不同时间层面、空间维度的分析方法,打通储能产品全生命周期,不断追求高安全、高可靠、高效率、长寿命的产品,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谈到国际化发展形势,在主题为“全球储能:趋势、战略、前景”的圆桌论坛上,张剑辉表示,国内的储能产业链较为完整,中国企业的技术和供应链成熟度至少领先海外2~3年。海外发展的市场空间巨大,新能源配储、缓解电网升级压力、社会电气化转型带来新增用电负荷都是新型储能应用的增量市场。海博思创将持续发力海外市场,力争在5年内实现海外业务和国内业务规模齐平。

从长远来看,储能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本质上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技术不断升级。未来,海博思创将持续为行业积蓄澎湃动力,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能源科技创新引领者,推动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