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蒙古国传来消息:“徽州文书——徽州千年宗姓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徽州千年宗姓档案”是安徽省首个入选该名录的项目,为徽学研究和传承发展再添国际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申报的“徽州千年宗姓档案”共427部、2235册,历经宋、元、明、清、民国五代近千年历史,是徽州(黄山)地区以宗姓文化为基础,构建官府、氏族、乡绅传统社会基层治理模式的原始记录。

“徽州千年宗姓档案”历经沧桑,讲述着古老而永恒的故事。档案反映了徽州氏姓、氏族长达千年,遍布世界各地的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过程。

如在清代汪氏家谱中,包含汪氏族训十条,涉及了孝父母、友兄弟等,优良的家风家训通过家谱,传承家风、涵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徽州千年宗姓档案”不但记载了家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还记载了与家族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与本家族相关的地方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年节来历等,具有难能可贵的史料价值。是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是研究传承徽学及中国历史文化的支撑性档案资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安徽省政府参事,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伯山介绍,徽州文书的第一次大规模发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至少发现有10万件左右,曾被誉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继“大内档案”、敦煌文书等之后的五大发现之一,意义十分的深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山市徽州文书申遗办主任、档案馆馆长汪朝晖表示,“徽州千年宗姓档案是徽州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申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能够更好地为徽学和中国史研究提供基础性、支撑性的档案资料,促进世界(记忆)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据了解,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记忆遗产等六项。“世界记忆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文献保护项目,旨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高人们对文献遗产重要性的认识,每两年评审一次。

此次入选的另外2项档案文献遗产,分别为“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和“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成都老茶馆档案”现存于成都市档案馆,收录了1903年到1949年期间成都市茶馆相关文献共6345件,是研究中华茶文化的原始文献。“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的印刷技艺世代相传,现完整保存古印版228814块,使得许多重要的藏民族文化内容流传下来,为藏族文化的传承作出了贡献。至此,中国已有17项入选“世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