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学科越强的学校,保研率和留学率越高,这是一项定律,中科大是一所典型的学校。

中科大的基础理论学科,仅次于北京大学,它的保研率高达50%,同时留学率也不低。

每届本科毕业生中,获全额奖学金出国(境)留学的比例在30%左右,留学范围主要为美国、中国香港、欧洲等。

2015—2019届本科生中出国(境)留学占29.1%,境内深造占46.2%,工作等占24.7%。

多年来,中国科大本科毕业生攻读国内外研究生的深造率在75%左右。

近4年的出国留学率为:

2019年是24.8%;

2020年是15.2%;

2021年是11.53%;

2022年是14.9%。

论知名度,上海科技大学只成立十来年,远远比不上中科大,但它的发展速度,让人惊叹,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对标的是加州理工学院、普林斯顿等世界名校,如今它的保研率是45%,留学率也极高

那么,放弃中科大,选择上科大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关于老师讲课这件事,好的老师讲的是真好,而且在这个地方能听到一些别的地方很难听到的前沿课程,比如《冷冻电子显微学基础》、《类脑器官》这种,听全国最懂电镜的老师之一亲自给你讲电镜的思想和各种细节,即使是脱稿,对于电镜的技术细节也是胸有成竹,真的可以说是learn from thebest。

但是也有的课是真的拉胯,有的老师真的晕晕乎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站在讲台上,具体就不说了,那些课真的还不如不去。

(但是居然还点名)对于我自己来说,压力很大,内耗严重。

学校洋溢着的氛围- - - 卷,而不是大家都很积极地追求梦想。

真的见过有的人藏着好,偷着学恐怕被别人超过,这种影视剧中的桥段是真的存在的,也算是大开眼界。

恶心的事层出不穷,这种乱七八糟的制度和占用时间的无意义的内耗使得我无法把精力完全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上。

实验室的科研完全取决于导师,我的导师对本科生还蛮好,但是感觉是导师在凭借着自己的热情来指导本科生科研,无论从研究生还是研究员,本科生在实验室里也都被认为是特殊编制而不是“正规军”。

而做科研的本科生在课程上也要把精力拿出来去考虑实验问题。

以至于有一段时间,白天上课,晚上做实验。

诶,属于是两边都不讨好,活在夹缝中。

真的很累,而且不是那种很充实很丰富的感觉,而是身心俱疲。

出国就要考虑成绩,托福,交换,中介,科研各种问题,利益在那拽着,始终无法踏实做科学,这个剑在空中悬着,每天非常焦虑。

以至于并没有做很多工作也是觉得非常疲惫,然后对于自己的工作并不满意,又开始自我批评,陷入更加严重的内耗。

最令我难过的,还是缺少真诚的真心朋友。

一起玩的朋友倒是也有,周末出去吃个饭啥的,这种也有,但是就没有那种,兴趣相投且为了理想共同奋斗的那种“挚友”,可能年轻的我对“大学”这个意象倾注了过多的期待了吧。

这也是我孤独且疲惫的一个原因。

我想说的是,这就是一个“正常”的学校,并不是什么叛逆的先锋,也不是救世主和创新达人,上科大的问题,985学校也一样有,就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学校,科研有牛人,也有不行的。

你要想好自己要的是什么,科研资源有的是,对本科生来说绝对绰绰有余。

但是也少一些人情味和社交。

至于能不能找到挚友,这个可能是人生的问题,和大学这个关键词可能并不相关。

在上科大,我没见到过照着PPT念的老师。

还有经常出现的一幕是,讲到一个知识点,老师问说“同学们知道这个引起巨大轰动的论文是谁发的吗?”

“是我实验室做的。”

“这个piwi RNA是谁发现的?”

“是咱上科大的林院长发现的。”

(服了- |··| -服了)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我就想说关于教学,毕竟我们都是来学校学习的,什么吃喝玩乐虽然重要但不是来这里的决定因素,不然去别的学校会比在这里舒服很多。

其实这个问题是全国高校都有的,但我在上科大,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老师科研水平高,就教的好吗?

我觉得不是,两者关系不大。

我遇到的各科老师里,有水平高到可以让我每节课课上兴高采烈,课下对作业也非常满意(考核的内容是真锻炼人)。

也有真正培养科学思维,启发式教学让我受益颇多的。

这两类老师我觉得哪怕我再辛苦我都是值得的。

但还有的老师词不达意,可以把简单的内容讲复杂,国外回来的老师表达上出现一定的问题。

还有的老师也是讲得非常浅,基本在读ppt。

这些课影响了我的学习,我靠预习和复习是可以听明白课的,可我预习的内容已经能够全面覆盖课堂了。

但说实话用英文教材预习全看一遍真的很花时间

这个问题其实很普遍,在全国各地都存在。

但是不能因为普遍而不受重视。

我需要的真的是能帮我打好扎实基础,渗透科研思维的老师,而不是履历光鲜,讲的内容浮在天上的的青年科学家。

我也没那么苦恼,毕竟我可以自学。

但我总觉得抓基础教育是第一位的,这个基础不仅仅是说我们都要学基础学科,也不仅仅是提高要求,来说明我们都是基础雄厚,也是脚踏实地地去给学生们教课,深入进去。

拜托,纯搞科研的老师,能不能别带基础课?

还想再说一句,学校虽然是科研型,但我总觉得人文方面还是要更加强,一个大学没有文化是没有灵魂的。

当然现在也已经很不错了,还是很重视的。

真心希望以后能够丰富学科,起码也有利于更多的交叉吧(总不能说是我想蹭别的专业的课)

你们觉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