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北京车展前一天,岚图在北京举行了春季技术沟通会。

岚图在沟通会上发布了最新一代的岚海动力系统、支持800V平台和续航超900km的琥珀电池、还有与华为合作的新进展以及未来的新车规划等,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岚图与华为的合作。

岚图表示,新款岚图梦想家参数图片)将成为业内首款搭载华为乾崑ADS3.0智驾系统的MPV,这款车明年上半年上市。此外,岚图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也将于今年年内亮相。

沟通会后,《电动汽车用户联盟》在内的多家媒体对岚图CEO卢放和岚图总经理助理、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做了一个群访。

大家就岚图与华为的合作模式、岚图出海欧洲、车圈价格战、流量焦虑等话题发起提问,卢放和邵明峰也一一做了回复。

就与华为的合作模式,卢放表示,岚图与华为的合作是一种全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基于Hi模式,但岚图承担了更多的研发工作,可以称之为“Hi模式PLUS”。

就价格战话题,卢放表示,市场上大量库存车,即使降价也卖不出去,岚图坚决反对无底线的竞争,内卷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而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提升。

就车圈流量焦虑话题,邵明峰表示,岚图也很焦虑,未来会高频次开展技术沟通会和用户沟通会,将硬核技术与用户体验紧密结合,为用户更多展示技术带来的价值而不是技术本身。

以下为采访实录,经审略有删改。

与华为合作:不是Hi模式,而是“Hi模式PLUS”

Q:刚才我们在发布会上讲了跟华为的合作,请问岚图跟华为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卢放:华为提供了包括自选模式、Hi模式和零部件模式在内的多种合作方式。岚图与华为的合作,并不完全符合这三种模式的任何一种。

因为我们没有采用华为品牌自选的方式,也不是单纯的零部件供应关系。虽然我们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基于Hi模式,但我们也承担了更多的研发工作,这是我们与华为合作的特点。

我们正在与华为共同探索一种新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可能是Hi模式的一种提升或变体,可以称之为“Hi模式PLUS”。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华为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技术上磨合,我们的研发团队与华为的研发团队紧密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华为目前承担了大量项目,而我们在人力资源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这是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

Q:岚图与华为的合作,技术研发的点在哪里?您如何看待技术研发的技术创新和开放合作关系的?

卢放:我觉得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今天讲的所有东西都涉及了核心资源与能力。然而,全栈自研不等同于自我孤立、闭门造车。在岚图内部,我们不仅注重全栈自研,还要注重开放合作。

与华为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共同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这既体现了我们对核心技术自主掌控的坚持,也体现了我们开放合作的态度。总的来说,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保持全栈资源能力的同时,也积极寻求和外界的合作与交流。

我们与华为的合作并不仅限于今年,实际 上,我们与华为过去一直保持着深度的合作关系。岚图在技术创新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与华为的合作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技术上的优势。

华为希望为车企提供更多技术上的支持,而岚图则希望通过技术的引领和掌控,实现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在VIU系统和热管理方面的深度合作,都是我们与华为契合点的具体体现。我们希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能够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在智能驾驶方面,我们也与华为有着紧密的合作。我亲自体验过华为的很多产品,深深感受到了华为在2C能力上的强大和向车企能力转移的决心。

虽然我们在车辆功能上可能与传统车企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用户体验上,我们却有着明显的优势。

这是我们需要向华为学习的地方,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如何将用户的需求真正实现在车辆上,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岚图拥有出色的硬件基础,这为我们在车辆性能和体验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华为在用户体验上的深厚积累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我们希望通过双方的深度合作,将我们的硬件优势与华为的用户体验优势完美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中国汽车工业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Q:刚才您也提到了岚图的朋友圈还在不断地扩大,还会有哪些加入我们的朋友圈?

卢放:自2019年成立以来,岚图一直在积极扩大我们的“朋友圈”。我们的朋友圈包括供应商、合作伙伴、生态合作伙伴,以及在座的媒体朋友们。

岚图特别重视培养和扶持国内自主零部件供应商。我们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投入资源,帮助我们的供应商快速成长。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国内的零部件企业将有望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具备国际竞争力。

我们在国内新能源车领域的一些尝试,如空气悬架和高压油箱,已经为整个行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定地走这条路,承担起央企的社会责任,带动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主的完整生态系统,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进步。不仅让中国的汽车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更让我们的零部件产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关于流量焦虑:很焦虑,未来会高频次开展技术沟通会和用户沟通会

Q:请问邵总,刚刚卢总花了将近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介绍了这么多的核心技术,您从销售端怎么把这些技术传递给消费者?最近大家都在谈流量焦虑,岚图会怎么做?

邵明峰:岚图产品一直是市场上的佼佼者,而当前市场的竞争压力很大,卢总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能感受到随之而来的压力和动力,特别是在市场营销方面。

对现代营销而言,流量是销量的基础,因此我们对流量持开放和拥抱的态度,原则是底线,而不是下线。

尽管我们拥有优秀的产品,但营销能力同样重要。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动态评估自身的营销能力,并学习业界的先进经验,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在营销创新上的成功做法,并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我们的营销策略中,以达到新的高度。

我们坚信,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在座为代表的媒体朋友们都是我们重要的传播渠道。我们将持续加强与各位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分享和合作,持续增强我们的市场影响力。

刚才卢总提到了技术合作的重要性,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营销工作。我们将持续扩大与不同领域合作伙伴的合作,包括品牌合作和跨行业合作,不断提升岚图品牌在市场上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Q:我想问邵总一个问题,最近跟车企交流大家都在谈流量焦虑问题,我想问一下您现在焦虑吗?您要怎么解决流量焦虑?即使岚图在营销上做了很多硬核的宣传,但是从效果上看,外界其实没有特别了解,请问邵总如何解决这个大难题?

邵明峰:确实焦虑。所以,像今天这样的技术沟通发布会,未来将成为我们高频次的沟通方式。相较于以往每年仅举办一次的技术沟通日,我们将缩短周期,但提高频率,持续向外界传递我们的品牌技术、产品以及用户理念。这一举措至关重要。

同时,无论是面向企业还是消费者,我们都必须调整沟通策略。过去,由于我们大多出身于技术领域,可能过于依赖专业术语,忽视了用户可能无法理解这些参数背后的技术和难度,以及它们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将技术背后的硬核内容与用户体验相结合,使传播内容更加贴近消费者,并邀请媒体朋友们共同参与,更多地强调技术为用户带来的价值,而非仅仅展示技术本身。

在产品方面,我们将继续强化异业合作朋友圈。作为央企旗下的高端性能品牌,岚图可能在公众眼中仍带有一些传统和古板的印象。然而,事实上,岚图正在积极改变这一形象。

例如,卢总现在在微博上的活跃度和内容质量都受到了广泛认可。我们不依赖外部推广,而是依靠卢总和其他团队成员的真实实力吸引粉丝。这种真实、实在的内容传递方式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因此,我恳请各位老师和朋友们能够多多关注卢总带领下的岚图IP以及岚图的官方微博,共同支持我们的发展。

关于增程技术:岚图的增程和传统插混有巨大的差别,所以明确区分开来

Q:有两个问题问一下卢总,第一个我们在讲新一代岚海动力的时候说了PHEV REEV,为什么不融合进去?

卢放:首先,关于岚图内部的增程和PHEV插混的区别,我们明确地将它们区分开来。尽管在市场上,增程和插混可能被视为同一类技术,但在岚图,我们采用了智能多模驱动技术,这两种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的思路与传统插混的思路完全不同。

传统插混的设计思路是在内燃机驱动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纯电驱动里程,但岚图是先解决了纯电驱动的问题,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纯电驾驶和智能化体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解决用户的续航焦虑和能量问题。

这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与传统燃油车在架构设计上有巨大的区别。岚图是行业内第一个实现这种设计的公司,我们在2019年开发新一代ESSA架构时就已经明确了这一方向。

我们开发新能源车的初衷是为了节能,改变社会的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仅在机械和驱动方面进行了优化,还在整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方面进行了创新。这样,我们的车辆能够快速识别用户的各种工况,并结合智能化特征、外部环境温度、导航等信息,通过算法优化整车控制逻辑。这与传统的油改电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有很大的不同。

Q : 第二个问题,我们推出了20kW的方案,假设一个小区或者一个片区大家都选这种高功率一点的家充桩,会不会对这个小区或者片区的电力负荷有影响?

卢放:充电桩的问题一部分可以由我们来解决,我们会为大家提供充电桩设备。然而,另一部分的问题则需要与小区供电局协调解决。

如果你在武汉想要安装一个充电桩,你需要与供电局和物业公司进行沟通,他们会对你的充电需求进行评估,包括电力的供应是否足够等。但是,从我们现在的小区情况来看,过去几年新建的楼盘中,已经有50%的楼盘配备了充电桩。当我们再去申请安装充电桩时,我们发现电力供应方面并没有特别大的问题。

因为在楼盘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未来可能会有一半的车辆需要充电,所以已经为这些车辆预留了7kW的充电桩。对于剩下的车位,也预留了未来可能安装充电桩的空间。

从当前的建筑和供电要求来看,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因为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推广新能源车,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与国外的充电设施相比,国内的充电设施更完善,充电更方便。因此,我相信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充电桩的问题也将逐渐得到解决。

对用户运营的新思考:将面向全球举办更多用户活动,与用户保持高频沟通

Q: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咱们在做用户运营方面,在2024年有什么样的新的思考,您还会在微博上送什么礼物?

卢放:关于用户活动,我想先简单分享一下我们的想法。今年,我们计划举办更多的用户互动活动,包括备受期待的用户之夜。这些活动将不仅限于中国,而是面向全球的十万岚图用户。

对于如何维系这些用户,我们有着明确的策略。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活动,让用户感受到岚图品牌的魅力和口碑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将我们在产品技术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如充电服务等,不断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在用户活动方面,我们将延续去年的做法,不仅组织总部的活动,还将开展各类局部活动。线上和线下活动也将同步进行,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最近,如果关注我的微博,你可能会发现我们正在为成都羽毛球活动抽奖。这只是我们与用户互动的一个缩影。我们更重视的是如何倾听用户的期待,并将其转化为我们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关于与用户的互动,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与用户保持高频的沟通。用户的每一个建议,我们都会认真对待。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完全采纳每一个建议,但我们会倾听、思考并回应。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用户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在岚图内部,用户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坚信,只有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送羽毛球票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与用户互动。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与用户共创共享,一起见证岚图的成长和进步。

关于出海:欧洲民众对中国新能源车持积极态度,但政治因素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不可忽略

Q:第二个问题,您前段时间去了欧洲,其实在2024年国际化是岚图主要的KPI之一,但现在欧美对于中国的电动车态度并不是欢迎态度,在您的观察里,当地的欧洲人会不会欢迎咱们中国的电动车?

卢放:关于岚图车出海的问题,我有几点观察和看法。

首先,中国的新能源车,特别是岚图车,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欧洲的传统车企。

我们知道,欧洲是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消费者在购买车辆时非常注重操控性、安全性和节能环保等因素。我们的车辆正好满足了这些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智能化技术,使得车辆更具吸引力。

在意大利的米兰设计周上,我们的车辆设计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这无疑为我们的品牌在欧洲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其次,我在意大利的短暂停留中,深切感受到了当地民众对于高品质汽车的渴望。

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中国高端品牌汽车进入欧洲市场,而岚图车正是他们期待的一款车型。这种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意大利,实际上,它是欧洲汽车工业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中国强大的全体系制造能力和勤奋精神的推动下,我相信欧洲市场会迎来更多的中国高品质汽车。

此外,我也注意到欧洲政府在对待中国汽车进入市场方面的一些态度。虽然有一些政治因素可能会影响政府的决策,但民众的需求和市场的力量是无法忽视的。所以我一直认为我们在欧洲市场还是有非常大的机会的。

Q:卢总的欧洲行为什么选择去了意大利,去了米兰?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您有哪些观

卢放:为什么这次是在意大利?是因为米兰正举办设计周,而我们正好有一款概念车要发布。米兰在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得这里成了一个理想的选择。同时,我们也想借此机会展示中国强大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在意大利之前,我们相继出海挪威、瑞典、荷兰、丹麦、保加利亚、捷克。目前,我们还在计划登陆其他国家,包括法国、德国、西班牙、瑞士和奥地利等。

此外,德国、意大利和法国不仅是欧洲的传统汽车强国,也是汽车文化最为深厚的地区。这里汇聚了全球顶级的跑车品牌,如法国布加迪,以及德国保时捷等。这些地区的用户对汽车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高标准的要求。如果我们的车能够获得这些用户的认可,那么在全球市场上我们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进入市场并销售车辆,更重要的是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和树立岚图品牌的形象。我们希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用户的信任和认可。在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当地用户对中国车持有积极的态度,尤其是对我们岚图品牌的高端体验给予了高度评价。这让我们对未来在这些市场的拓展充满了信心。

当然,我们也意识到政治因素和市场环境可能会对我们的计划产生影响。例如,反补贴调查等政治博弈以及大环境的变化都可能对我们的拓展计划造成挑战。要消除这些营销可能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企业方面的能力,可能更需要政府之间的方式来沟通和完善。

关于价格战:内卷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而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提升,岚图反对无底线的竞争

Q:关于卷的话题,前两天理想,小鹏等都在卷价,这样的价格战和卷,接下来对我们这个产业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岚图怎么去应对这种卷,我们要不要跟这个价格战,产品上市的节奏会不会有一些调整?

卢放:关于刚才提到的“卷”的问题,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在近期,包括老余同志在内的许多车企领导都纷纷发表了对此的看法。如果我们以毛主席的致胜心法为参照,那么“卷”其实是一种竞争的表现,它反映了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场竞争的存在,而且应该采取合适的手段去应对它。尽管这种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某些无底线的、非理性的行为出现,但我们不能否认它所带来的正面效果。

事实上,正是这种竞争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过去几年的迅猛发展。因此,从主流趋势来看,“卷”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有益的。当然我们不排除在卷的过程当中产生了很多无底线的,无原则的,非理性的一些行为,给行业带来了一些不好的东西。

那么岚图内部如何应对这样的卷?首先,一个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真正为社会和用户创造价值。我们始终坚信,我们不是消耗价值,而是在创造价值。因此,我们坚决反对无底线的竞争,因为这样的做法只会损害企业的毛利,进而影响我们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

现在,市场上依然存在大量的库存车,即使降价也可能卖不出去。这让我们更加明确,在岚图内部,我们需要追求的“卷”,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而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提升。我们需要通过卷技术的创新,卷管理的创新,带来我们效率上的改善,如时间缩短,成本降低等。这样的“卷”才是有意义的,能够真正推动汽车工业发展进步的。

作为央企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代表行业的正向发展。我们不能卷无用的东西,而是要坚持卷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以及这些创新带来的效率提升。当然,这并不容易,因为持续的创新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研究,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价其他企业的做法是对是错。我们只能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判断,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央企来说,我们的目标只能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效率提升。而其他企业可能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其他的发展方式。

虽然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繁荣发展,但每家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难题,就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难处。

Q:我想问一下卢总,咱们的成本今年还有下降空间吗?或者今年在成本上,咱们计划下降多少?

卢放:关于降低成本,我们岚图确实有着明确的目标。降低成本不仅是我们汽车行业的需求,也是所有行业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标。

在岚图内部,我们称之为“提质降本增效”。我们对此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需求,然而,具体的数值目标暂时不便透露。这还需要我们内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因为随着市场的变化,我们对于降低成本的数量级要求也在不断地调整。

在岚图,我们有一条底线,那就是产品的毛利率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这是保证我们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不能像某些企业那样,只提供服务几年然后就消失了,让用户陷入困境。因此,我们对于降低成本的要求非常严格,而提质是更为重要的。

提质,是我们岚图在“提质降本增效”战略中的首要任务。我们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产品的质量,不能随意更换材料、改变结构,那样只会失去降低成本的核心意义。我们希望通过内部的不断努力,实现提质的同时,也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Q:咱们年初时候说今年的销量目标是十万辆,现在已经三个多月过去了,咱们的完成度怎么样,有没有一些调整?

邵明峰:首先,我想强调我们对于2024年实现十万台销售目标的信心和底气。前几天,我们刚刚完成了十万辆汽车的下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在三四月份,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岚图成功地咬住了市场,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欣喜。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在四月份前半个月达到了50%这一革命性的变化。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再是少数,而是成为多数。我们岚图有幸身处这个多数赛道中,并且我们是唯一掌握三种动力形式的车企。

为了实现今年的十万台销售目标,我们将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将紧密关注市场动态,不参与无意义的竞争,而是专注于提升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我们将加大与用户的沟通力度,通过宣传新产品和技术来吸引更多消费者。

其次,我们将加快产品技术迭代的速度,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变化。我们将提高内部产品的迭代频率,从两年一小改、两年一大改提升为一年两改、一年一大改。这将使我们的产品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过去的三年多里,我们在品牌、渠道、产品和营销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虽然与市场的头部品牌还有差距,但我们正在逐步走向正确的赛道,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目前,我们的渠道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整个渠道打硬仗的能力在行业内也是数一数二的。我们的直营体系包括生态和自营两种方式,已经吸引了很多行业内的人才。

最后,我们即将迎来产品的爆发期。我们将一款接一款地推出新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我们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打赢今年的十万台销售目标。这是我们的底线,也是我们充满底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