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说点印度这边的消息,最近呢,印度《经济时报》的一篇报道表示,印度政府近期有意向邀请一些中国公司到印度设立工厂。按照印媒的说法,印度政府受到多家印度本土厂商产能不足的影响,联系了中国的海立集团,想要海立集团在印度投资建厂发展,让印度这些有需求的厂商能够继续稳定发展。看起来是印度政府为了响应国内厂商的要求主动出面联系中国的企业,但是这事看上去就是印度政府在求着中国企业去印度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呢?自然是有前因后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的时候,“加勒万河谷事件”爆发,印度和中国军队在边境发生严重的肢体冲突,之后印度政府立马出台了一个针对周边国家的投资政策,对和他领土接壤国家的直接投资设立了一层限制,规定这些国家的公司在印度投资时必须要获得印度监管机构的批准。中国企业从那时起就在印度被盯上了,毕竟相较于其他印度邻国的企业,这项政策最能影响的就是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了。

不过我们知道,印度政府的决策,往往有着“脑子一热”,不计后果的特点,就像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全球化,印度的经济发展其实也离不开中国,这个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这也就2年的时间,印度政府发现,他们排除中国投资的后果,就是很多印度工厂开不了工,最终砸的是自己的脚。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政府又再考虑请回中国企业了。但是,你以为印度人是求着中国企业回去,实际上,人家却是想着逼中国人签“不平等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的,印度的政策针对中国企业,还有附带条件:

首先,印度把中国企业的优先级放得很低,这个企业必须是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没有的。换句话说,印度人是捏着鼻子来认你中企,但凡有着替换,都不会理中国企业。

其次,这个企业必须要是印度紧缺的企业,还要带动产业附加值提升。也就是说,你给印度赚钱还不行,还要给他们技术。

最好,在印企业的股权方面必须让印方合资并且占多数股权,借用网友的一句话:你图印度的分红,印度图你的本金加分红。

以上这三个条件,你们说这不是“不平等条约”,还是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设立门槛了,而是把中国去印度的企业彻底榨干,让中国企业成为印度发展的垫脚石。难怪面对印度的邀请,马斯克会先到中国来访问,想必他也是被莫迪政府这些年来的操作吓到了。

你说美国人,尚且还会找找什么“维护国家安全”之类的借口,印度政府完全是理直气壮地要薅中国企业的羊毛,这事,只有莫迪能干出来了。

虽然明知,排除中国企业和资本,会导致经济问题,但莫迪为了连任,既要表现自己为了经济恢复而奔波劳苦,又要全方位地展现自己强硬的态度,绝不向中国“妥协”,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印度人给他投票,这就是为什么,印度政府会有这种两面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