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百多年前的两场海战中,有一位被寄予厚望的清朝海军名将。他的表现不能用令人失望来形容,因为那简直是灾难,这位舰长便是方伯谦。方伯谦在丰岛和黄海两场战斗中,指挥巡洋舰济远号尽数逃跑。不光逃跑,为了能跑出去居然还命令部下挂白旗,甚至挂日本国旗,从而使日军麻痹大意,成功驶离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作品中的邓世昌与方伯谦

方伯谦是清朝政府实行洋务运动后,第一批被送到英国留学的海军少年兵之一。就连我们熟悉的邓世昌都没有这个待遇。当时和他一起留洋的是刘步蟾、方伯谦、萨镇冰这批人。在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期间,方伯谦的学业是中国留学生当中最好的,他的聪明才智其他人不具备,英国教官对方伯谦和刘步蟾两人评价最高,评估这两人将是清国新型水师的领军人物。虽然挂职是济远舰长,但是他的职衔是海军副将,相当于今天的副司令员,方伯谦的官职还是很高的。由于年龄和履历的优势,将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甲午战争两次逃跑之后,北洋舰队和朝廷终究是不能容忍他,将方伯谦按照军法斩首示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伯谦的济远舰

且来看看方伯谦的两次逃跑,被处决是否有冤情。

第一次是在接近朝鲜半岛的丰岛海域,济远舰执行的是护送陆军任务,遭遇的对手吉野,浪速,这两条日本新式军舰无论航速,火力,吨位,射速都在济远之上,打了一会济远自然是不敌,方伯谦下令逃跑。这次逃跑导致僚舰广乙被击毁,运兵船高升沉没,1500名陆军官兵葬身海底。

第二次是北洋舰队全队与联合舰队在大东沟激战正酣,致远被击沉之后,济远受伤并不严重,然而在第一次海战中饱受诟病的方伯谦,这次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居然再次下令军舰逃回旅顺港。这一逃跑导致北洋舰队阵型混乱,主力定远镇远受到围攻,最终4艘军舰战沉。

难道真的是不想活了?方伯谦被撤职待审期间,为逃跑做出了辩解,说两次撤离都是因为军舰受损严重,大炮也无法射击了,再战必沉,自己的撤退命令是为了给朝廷保存实力,留下军舰以后再战,不光无罪,还应该受到奖赏。而自己挂日本旗的做法,是为了效仿古代兵法,诡诈之计,并不是真的投降。但是他的辩解没能为自己争来一条命,就连其他各舰舰长也没有人站出来替他说话,大家对他都是有意见的,认为方伯谦太没有气节了,这其中就包括刘步蟾、林泰曾两位重量级人物。舰队司令丁汝昌更是怒不可遏,写奏折给光绪皇帝力陈了方伯谦的罪状,请求依律治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济远号上的克虏伯大炮

为什么危难之时方伯谦没有得到一句好话?从他日常的处事来看,这个人的确是很有问题的。北洋舰队由于兵种的特殊性,不允许官兵家眷在港口安家,但是方伯谦不光在旅顺和威海购买了多处私宅,更是娶了三房太太,这在部队引起了很大争议,军人的自律性在方伯谦身上完全没有体现。而维持他庞大开支所用经费,甚至有挪用济远号军舰维修费的嫌疑。安逸享乐动摇了方伯谦的意志,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想到的必然是自己的小家庭和舒坦日子。

方伯谦海军知识渊博,履历也十分光鲜,关键时刻却屡次逃脱战场,只能说是胆怯导致的。但这种胆怯,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当然无法被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