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情景中的函数眼光

2023年江西省中考数学第23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俗务繁多,非常遗憾地错过了陈莉红老师的讲座,不过很幸运的是,互联网的强大记忆帮助我找到了2021-2023年江西省中考数学的试卷,既然能从研题中找到教学的真谛,那么从试卷去反演那场讲座,也具备一定的可行性。江西省的全省统一中考是从2021年开始,至今已经过了3年,简单回顾前面几年的压轴题,2021年是从课本中三角形内角和的剪拼三角形出发,2022年是直角三角板和正方形纸片的综合实践活动,2023年则是正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明确地看出,作为全卷压轴题,江西省选择的是综合与实践素材,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并且已经坚持了三年。

情景这个词,现在属于教育热门词,数学情景则是指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虽然很多非专业人士眼里,只有生活情景才是情景,然而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同样也有丰富的数学情景,并且更有数学味道。

新课标中对综合与实践描述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题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析:

01

(1)点P在线段BC上时,CP=t

①当t=1时,则CP=1,在Rt△PCD中,由勾股定理求得DP²=1+2=3,故S=3;

②思路不变,依然在Rt△PCD中,由勾股定理得S=DP²=t²+2,故函数解析式为S=t²+2;

此处并未要求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因为本小题仅需要从图1中获取信息,事实上BC长度可根据图2中信息求出.

02

(2)点P在线段AB上,当点P与点B重合时为起点,当点P到达点A时为终点.

对照图2中的抛物线,可知P、B重合时,S=6,即DP²=6,从而利用勾股定理,在Rt△DBC中求出BC=2,于是求出t=2;

或者利用前面已经得到的S=t²+2,将S=6代入,同样可求出t=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中的抛物线可以看出顶点为(4,2),不妨设其解析式为S=a(t-4)²+2,代入(2,6),求出a=1,即S=(t-4)²+2;

当点P与A重合时,S=18,代入解析式中,求得t=8,说明8s后,P到达A处,则在AB上运动时间为6s,因此AB=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3)我们首先来完善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当0≤t<2时,S=t²+2;当2≤t≤8时,S=(t-4)²+2

显然这是一个分段函数,而且是两条形状相同的抛物线,作图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存在3个时刻,对应的正方形面积均相等,解读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得回到左图情景中,当点P在CB和AB上运动时,正方形的边长DP长度在不断变化,大体变化趋势从直观上可以观察出来,从C到B的过程中,DP不断变长,而从B到A的过程中,先变短,到最短处后又变长;

从几何角度来具体分析,在BC上存在一处,在AB上存在两处,DP长度相等,即我们如果以D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圆,与线段BC有一个公共点,与线段AB有两个公共点,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述变化过程中,圆D的半径决定了它与线段BC、AB的公共点个数,即面积相等的时刻。

从函数角度来分析,在画出分段函数之后,存在3个时刻,即意味着作一条水平直线,与这个函数图象有三个交点,这要直线最低到抛物线顶点处,最高到分段函数的界点处,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段抛物线,开口方向和开口大小均相同,则它们一定关于直线x=2轴对称,而横坐标为t1和t2对应的点恰好分别在左右分支上,且关于x=2轴对称,因此它们的中点横坐标正是2,因此利用中点公式求出t1+t2=4;

同理,在右分支抛物线上,我们还可以得到t2+t3=8,再加上题目条件给的t3=4t1,可组成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当然我们只需要求出t1即可,得t1=4/3,所以此时的正方形DPEF的面积为t²+2=34/9.

解题反思

在2024年湖北省统一中考模拟演练第24题,也是同样的函数思想,不禁令人联想,是否在即将到来的省考中,函数思想究竟以何处形式呈现?

本题是典型的双图类型,图1是情景,图2是函数图象,这种类型的题目在函数概念教学中时常出现,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并尝试以函数视角去理解这种变化,这种数学眼光正是核心素养要求具备的,所以这道题的教学导向非常明确,符合新课标要求。

在第3小题中,学生可以从几何运动角度去还原整个过程,也可以更进一步,将其背后的函数图象作出来,这是两种不同程度的理解,学生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这种能力也是核心素养呈现之一。

于是在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以一篇甘肃兰州张宝瑛老师的论文来开启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