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案:

鉴于目前中国人口形势的严峻性,以及中央对于人口政策的最新调整趋势,《人口略要》系列文章,整体梳理了中国近现代人口发展的脉络,通过对相关数据、政策、社会现象的回顾、总结、分析,从生、老、病、死等人生四个阶段状态着手,提供更多的人口问题解题方案。这是系列文章的第十一篇。

上一篇文章,我对中国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现状及破题可能性进行了具体分析。与养老保险相比,如何为数量越来越庞大的老龄群体提供再就业、再教育的出口,是破解老龄化社会诸多问题的另一个出口。

民政部在半年前发布的《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亿,占总人口的19.8%;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非常接近2.1亿人,占总人口的14.9%,且抚养比接近22%,较一年前增加了1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公报预测,到“十四五”期末(2025年),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3亿人。

联合国在《世界人口展望2022》中预测,到2050年,60岁及以上的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5亿人,届时,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也就是说,按此预测数据,到本世纪中叶,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

在老龄化趋势加速的大背景下,老龄人口的人力资源开发及技能培训体系的建立,都需要从政策端到国民认知层面的同步推进。

国人需要普及适老化理念

尽管老龄化社会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但在事实层面上,绝大部分中国人对于老龄化的认知仍相对滞后。

尊老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全面到来,适老化的教育与用工观念需要被更多国人了解与共情。

终身教育并非现代理念,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活到老、学到老”的现实表达。

在当今社会,知识与信息的获取成本越来越低,知识分享平台的选择面极广,老年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除了接受老年学校的专业知识教育之外,还需要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对其进行二次培训。

这些理念,可以由基层组织、社会团体通过多种方式向全社会广泛渗透,向社会人群广泛传达一种“老有所为”且“所为皆所用”的观念,为老龄人口创造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及择业、就业的友善环境。

借鉴日本的老年人用工策略

关于老年人的工作机会问题,日本近年来的做法值得借鉴。

日本有大量老年人仍在从事着社会基础性工作,这一现象,很多中国人在赴日旅游时都会感同身受。

日本曾针对老年人最想从事的工作进行调查,排名第一的是文案、前台等事务性工作,第二是打包分拣等轻体力劳动,第三是需要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工种,再往后,日本老年人认可的工作包括保洁、护理、讲师、超市收银员、厨师、物流配送、安保。

在日本,老年人开出租车非常常见,尽管专业司机需要具备的敏捷性、专注性上,老年人或许不如中青年人,但他们的优势在于心态平和,安全意识更强。日本很多城市的出租车行业对于老年人比较友好,甚至在行业规范中强制要求引进一定比例的老龄人口。

中国社会目前对于老龄人口的雇佣策略仍相对滞后和保守,无论是文案、前台,还是保洁护理,主要仍由中青年劳动者占据,用人单位或雇主对于招聘/雇佣老年人的可能性,仍存在顾虑和犹豫。

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企业招工原则上,都应当适当放宽年龄,向轻度老龄化人群提供更友好的工作机会。

针对快速老龄化的现实问题,在养老应对的措施上,可以从两个方向上着手。

一方面是老有所养,坚持尽快布局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产业,保证已经或即将进入深度老龄阶段的老年人获得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另一方面是老有所为,对于健康状况理想、仍具备相关工作技能及意愿的轻度老龄人口,在政策上应考虑打开适老化劳动力失常,通过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引导企业用人年龄标准宽松化等方案,将养老负担变为养老动力。

优化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发及用工策略

我国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数量、质量、结构上都存在问题。

首先,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与老年人需求失调,存在老年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城乡分布失调的局面,各类老年教育机构(社区老年大学)在数量和教学质量上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求。自1983年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在山东成立至今,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老年大学仍然稀缺。一些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上也缺乏技能应用类内容。同时,社区老年学校的发展也面临场地有限、资金短缺、师资不足等发展短板。

其次,老年人力资源利用率有待提升。老龄人口快速增加,与之相匹配的老年再就业市场以及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规模却还没有能够达到相应的水平。这一问题亟待理论界深入关注。如何有效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是中国下一阶段的重要课题。

第三,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缺乏系统的政策和体制保障。现行政策从年龄、性别等方面对老年人退出劳动力市场做了规定,但并未从政策层面建立针对老龄人力资源的保护和准入方案。

综上所述,我国老龄人口的人力资源开发仍处于松散无序的状态,老年人力资源的价值评估、薪酬管理、教育培训以及权益保障等机制有待建立。

在政策方面,中国有必要积极地修订、更新、增补人力资源政策,构建一个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适老化社会,还应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大学的建设,为老龄人口适应信息时代的新技能提供学习平台和就业能力开发。

下篇预告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正在加速,伴随而来的就是在养老过程中的健康护理、疾病防护等问题。

从下一篇文章开始,中国人口问题的专题文章将进入“病”的阶段,我将从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慢性病人口的现状、居家养老的安全隐患、医护储备人才不足等方面展开分析。

说明:《中国人口略要》系列文章原创首发自毛大庆先生的个人公众号,如需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需全文转载,请后台留言开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大庆博士,人口学、城市更新与区域经济学学者,注册建筑师,专栏作家。

优客工场(纳斯达克:UK)创始人,优享创智(共享际)创始人。

任中国科协八届、九届、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促创委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副主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

著有《城市更新空间内容探索》、《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永不可及的美好》、《无处安放的童年》、《一口气读懂新加坡》,译著《奔跑的力量》、《朝圣波士顿马拉松》、《鞋狗》、《为谁留的空椅子》、《凿开公司间的隔栅》、《布隆伯格传》、《成就斜杠人生》、《全黑军团》、《发明:詹姆斯·戴森的创造之旅》、《进无止境》、《高成长思维》、《全球新常态》。

马拉松爱好者,中国探险协会百马跑者分会会长、“毛线团”公益跑团创始人。截至2024年5月,已完成全程马拉松203场。荣获2016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体育精神奖(提名奖)、2017年“中国马拉松年度人物”荣誉称号,2022年2月受邀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第97棒火炬手传递奥运圣火,2023年第七届世界马拉松WMC777完赛选手,第十届“中国当代徐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