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曾被苏联逼债?建国初期欠下的86亿军火债,我们是怎么偿还的?

新中国作为共产主义国家,而苏联作为共产国际的重要成员,双方关系天然亲近。

再加上,苏联一直以国际主义为立国原则,不仅在经济上援助其他国家的共产党,还在政治和军事上给予支持,因此开国之时,我国也接受了苏联许多援助。

自1950年起,中国对苏联的债务,总额大致相当于86亿人民币。

中国是如何欠下这笔巨大债务的呢?这笔债务是关于哪些方面的呢?中国又是怎么还上这笔欠款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尤其是在军事装备方面存在巨大的缺口,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的援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中苏双方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军事装备,这对于新中国的建设和军事力量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

1950年的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尚不能自主生产汽车和飞机,甚至基本需求如钢铁和石油也需外部供应,因此,苏联的支持在武器和多数工业品方面尤为关键。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购买武器成为一项紧迫任务,但由于外汇短缺,中苏双方于1950年2月达成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尽管这对外宣称的3亿美元贷款,是用于购买机器等物资的,但实际上这笔款项主要用于购买苏联的海空装备。

当中共中央决定出兵朝鲜时,苏联无法直接出兵帮助,因此斯大林加大了对华援助的规模。

然而,苏联所提供的武器质量仍然不高,苏联还要求中方共同承担援朝装备的费用。

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由于自身军事装备水平的限制,急需外部援助以增强自身的战斗力。

苏联,作为当时的社会主义大国,成为了中国的重要军事援助来源。

在1951年2月1日,中苏达成了支援协议,苏联向我们提供了约12.35亿旧卢布贷款,用于购买军事装备弹药和铁路器材,这一协议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国对军事装备的需求更是急剧增加。

尽管有“半价协议”的优惠,但中国仍需要更多的装备,来应对战争。

因此,在1952年11月9日,中国再次向苏联签订了10.36亿旧卢布贷款协议,用于购买60个师的装备。

这次贷款并非全部半价提供,而是由于苏方不愿意再给予半价优惠,周恩来提出这60个师装备全部由中国全额支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950年至1954年,新中国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实现了武器装备的标准化和系列化,装备了106个陆军师,这无疑是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飞跃。

这一时期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即使这些武器属于二战时的水平,但它们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欠款除了用于抗美援朝之外,还有用于哪些方面呢?中国又是怎么还上这笔债务的呢?

中国曾被苏联逼债?建国初期欠下的86亿军火债,最终如何偿还了?

斯大林对中国的最大援助体现在同意帮助建设141项重点工程上,这一决策对于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等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成为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当时他的地位尚不稳固,急需新中国的支持,这促使他重新审视了苏联与中国的关系。

一些本来的不平等条约被解除,并且赫鲁晓夫还决定从旅顺撤军并归还基地,并且将原本的装备提供,变成了更多技术上的支援。

如此看来,赫鲁晓夫应该对我们态度不错才对,那苏联对我国的这笔债务又是为何增加的呢?苏联又为什么逼我们还债呢?

在赫鲁晓夫首次访华前,他坚定主张提升援华质量,并计划派遣大量优秀专家前往中国。

1954年,赫鲁晓夫又追加了15项工程,形成了著名的“156项”,这些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随后,苏联向中国提供了米格-17战斗机的样品及全套技术资料,中国成功仿制并命名为歼5歼击机。

次年,苏联又转让了包括AK-47自动步枪在内的多项技术资料,这些资料为中国后续的仿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此外,苏联还向中国提供了现役坦克和各种火炮的样品图纸,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军工水平在50年代后期的飞跃,使中国在常规装备领域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鉴于赫鲁晓夫在政治上对中国的需求,中国方面提出了核技术援助的请求,并得到苏联方面的积极响应。

赫鲁晓夫,在不顾苏联军方的反对下,决定向中国提供核技术援助。

随后,中苏两国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原子弹、导弹样品,并协助建立了核工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履行协定过程中,苏联所提供的导弹射程远不及其自身最先进的战略导弹,但这仍为中国导弹事业的起步提供了宝贵的样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在核技术援助方面逐渐表现出保留态度,许多项目并未完全开放给我们。

尽管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期间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中国在认真学习苏联技术的同时,始终坚持本国专家在核武器研究中的主导地位,确保了研制工作的连续性和自主性。

这样的原则,在后来外援中断的情况下发挥了关键作用,确保了“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

斯大林去世后,中苏关系经历了一段短暂的蜜月期。然而自1958年起,由于苏联提出在华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等提议,两国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毛泽东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些提议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赫鲁晓夫在考虑中断核技术援助作为报复的同时,也担心此举会损害中苏同盟关系,因此在一年内犹豫不决。

最终,由于与美国在核武器问题上的谈判需要,赫鲁晓夫决定暂缓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

这一决定,引发了中国的极大不满,中国随后自行研制并成功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

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双方在理论问题上的论战逐渐升级,最终,赫鲁晓夫决定撤回全部专家并终止对华导弹与核技术援助。

苏联的这一举动,旨在迫使中国在政治上作出让步,然而却激起了中国国内批判的浪潮。

面对这种情况,赫鲁晓夫鉴于与美国的战略对峙需要,仍试图通过提供粮食和军事援助等方式争取中国的支持。

然而,这些举措并未能完全修复中苏关系,两国关系在随后的岁月里持续紧张并最终走向破裂。

中国的还债经过是怎样的呢?

中国曾被苏联逼债?建国初期欠下的86亿军火债,最终是如何还完的?

在中苏关系出现裂痕的背景下,处理苏联债务的问题被提升到了战略高度,这主要源于政治因素的考量。

当时的中国,经济地位相对较弱,背负着对苏联的债务负担。

苏联领导人则借此机会表现出一种施恩者的姿态,这在两国关系紧张之际,给中方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因此,偿还债务这一原本的经济议题,被赋予了政治色彩,并与国内经济困境紧密相连。

那么中国的还债过程是怎样的呢?

1959年,中国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粮食和副食品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苏联方面要求中国偿还抗美援朝时期提供的武器装备及其他建设项目的债务,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经济压力。

然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954年至1959年,中国已偿还苏联债务33亿元,抗美援朝的军火债务已全部清偿。

随后的1960年至1965年,中国又偿还了剩余的23亿元债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偿还的债务中,大多以稀有金属资源的形式进行,而非农产品。

例如,可可托海矿区在特定年份内矿石产量激增,这正是为了偿还外债而付出的努力。

1961年3月苏联政府提出新方案,允许中国在未来五年内分期偿还两国贸易逆差10亿卢布,且不计利息,同年4月,双方达成了这一协议。

在1964年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一个喜讯,中国已提前一年清偿了所有欠苏联的债务。

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一次反霸、反帝的伟大胜利,也彰显了中国在国际债务中的守信形象。

1965年,中国不仅还清了苏联的债务,还清偿了国内的公债,“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成为了国内宣传的自豪口号。

中国的守信行为,增强了国外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促进了外资的流入。

从长远来看,当年的还债行为确实产生了积极影响,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从历史的角度上分析,虽然苏援的工厂设备并非无偿,但中苏科技协定规定技术援助都属无偿,只付复印费、纸张费而不讲专利。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降低了中国的经济负担,而且使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主生产。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中国以堪称世界上最低的成本建立起配套的国防工业基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这一时期的合作,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军事实力,也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然而,从与世界接轨、推动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当时的中国人民受长期自然经济的历史局限,对于如何有效引进外资以促进国内建设存在认识不足。

在接受外援和对外援助时,贯彻经济上互利的原则也缺乏足够经验,一些做法和表态并不完全符合国家长远经济利益。

历史证明,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及整个经济建设要取得快速发展,必须重视引进国外先进装备和技术,适度的借款也是必要的。

在对外交往中,特别是引进装备和技术时,应更多考虑国家利益,而不应过分纠结于政治分歧。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明确以国家利益为基础,而非意识形态来决定对外关系的亲疏,按照市场规律处理对外经济交往等原则。

这些经验教训,不仅在中苏关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在中国的对外援助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