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669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主席钦点了一位资历深厚的军队干部,出任共和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并且此人一干就干到了1965年,他也因为离开军队,遗憾错过了1955年的评衔。如果这位名将一直在军队任职,55年授衔时至少会评为大将军衔,而历史上十位大将的座次也肯定要重新洗牌,这一点几乎是毋庸置疑的。这位名将就是滕代远,可能有的朋友并不太熟悉他,但其实看看他的履历和贡献,就知道此言非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以滕代远的资历,不仅仅是可以评大将这么简单。在十大元帅中排名第三的林帅,曾经评价过早年就已熟识的滕代远:他是元帅一般的人物。滕代远曾经是红三军团的第一任政委,而红三军团的实力直追红一军团,是中央红军的基干部队之一。1928年彭老总带七百多人的平江起义队伍上井冈山,滕代远和他是平起平坐(彭总最喜欢的搭档之一)的角色,中央红军的硬仗很多都是由红三军团打的,而滕代远在1930年更是升任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的副政委,要知道政委就是主席本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滕代远的早期履历,明显超过了大部分后来的元帅和大将,他的入党时间在一九二四年,也比很多元帅都要早。滕代远如果1955年参加评衔,客观上有一些大将是无法和他进行比较的,最终位次自然要有大的调整。1937年从苏联学习回国后,滕代远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相当于建国后的解放军总参谋长一职,而1949年徐帅才担任这一职务,比滕代远晚了十二年。徐帅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滕代远都是华北军区的副司令员,而徐帅在十大元帅里边排名第八,滕代远的资历并不他低(实际指挥战绩稍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一个维度来看,在党内地位方面,滕代远也非常突出。1945年的一个标志事件是中共七大的召开,当时滕代远是四十四位中央委员之一。这样讲可能有的朋友没有概念,具体到后来的开国大将方面:十个人里面只有张云逸曾经是七大时的中央委员,连排在十位大将之首的粟司令,当时也只是一名候补委员。事实上大将里面只有三个人是七大的候补委员,另外两位是黄克成和陈赓,其他人都未入围。由此可见,滕代远的党内地位超过了绝大多数开国大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1949年,滕代远被主席点名调任铁道部部长,也是人尽其才。可能现听到这样一个职务会比较突兀,觉得对于滕代远这样的人来说有些大材小用,但其实不是。新中国建立初期,铁路的重要性是非常高的,要知道“老大哥”苏联当时的铁道部负责人,可是元帅军衔(他们有军队的编制)。主席与滕代远相交二十多年,对他非常重视,才对其委以重任。况且建国后军队有缩编的需要,大量干部转业参加建设工作,主席希望资历深厚的滕代远能够成为表率。而他能够在同一岗位上连续干十多年,把全国的铁路网布局和完善下来,自然也是不辱使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5年滕代远在铁道部的继任者是吕正操上将,也能从侧面看出,首任部长是大将级别的人物。如果滕代远参加全军评衔,将在开国大将中位居前列,就算被评为元帅军衔,也并不怎么出人意料。1974年滕代远因病在北京去世,他生前的最高官职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位列副国级。而真正的开国大将里面,也只有五个人后来担任过副国级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