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27日,在彭德怀司令员指挥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全线向联军猛烈进攻。其中西线美第8集团军受到的压力最大,其右翼韩第2军团2个步兵师已经被打垮,防线出现缺口,到处被打得手忙脚乱。

面对严重局势,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克中将察觉到不妙,右翼受到重创,左翼继续向前进攻的条件已经丧失。现在的问题不是进攻,而是要赶快稳定防线。因此,沃克决定调整部署,当务之急是堵塞右翼出现的缺口,保障侧后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从德川、宁远向西通向第8集团军后方有两条公路,一条是由德川经戛日岭、军隅里,到达安州;一条是由宁远经孟山、北仓里、新仓里至顺川,最后到达肃川。美军都是重装备,炮兵、坦克必须走公路,不能像志愿军那样轻装翻山越岭。这两条公路要是被切断,清川江畔的联军主力就成了瓮中之鳖。

沃克命令美第9军所属的土耳其旅由军隅里沿公路向德川方向前进,扼守要点戛日岭,以防志愿军从德川向军隅里迂回;集团军预备队美骑兵1师立即从军隅里南下,在顺川并沿顺川至孟山公路建立新的防线,以防志愿军从宁远向顺川、肃川迂回。这个部署完成后,就能先把防线稳住,然后再从后方调预备队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愿军第38军、第42军从左翼突破,一举打垮了韩第2军团,撕开了突破口。根据志愿军司令部的命令,两个军除留部分兵力打扫战场和肃清残敌外,军主力分别向价川、孟山攻击前进。其中第38军的任务更为关键,官兵们还未及休息就又发起了新的穿插行动。军长梁兴初命令以少数兵力在德川继续清扫战场,军主力从德川突破口涌入,向军隅里、价川、三所里方向实施多路内层迂回,准备一举兜住军隅里地区的美第9军主力,包括美2师、美25师、土耳其旅等部。

与此同时,第42军沿北仓里向顺川、肃川实施外层深远迂回,要全部切断西线联军的退路。彭德怀司令员设计的这个方案很锐利,如能获得成功,配合正面进攻部队一举重创甚至歼灭西线联军主力,不要说是西线战场,就算东西全线都是大局已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仅仅一天之后,沃克中将就发现美第1军和美9军各部都受到了志愿军的强大压力,不得不逐步后退。他终于明白了,志愿军并不是局部防御性的反击,而是蓄势已久的大规模进攻。现在自己的右翼情况不明,弄不好集团军主力后路都会切断。沃克害怕了,赶快命令联军全线停止进攻,收缩战线,转入防御。同时重新调整了美第1军和美9军的隶属序列,将预备队都拉了上去,重点防守右翼,企图先稳住防线,再视情况或进或退。

沃克没有想到的是,现在才停止进攻有些晚了,自己的后路真的要被切断了。志愿军第38军已经插到了第8集团军身后,10多万美军就要陷入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