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樊荣强:俞敏洪的人设会不会崩塌?

文/樊荣强

人设崩塌是一个网络流行词。“人设”意为人物形象设定,人设崩塌指某人的形象因为某件事情而颠覆了之前留给大家的高大上的印象。

人设崩塌一般用在名人身上。

最近看今日头条,几乎每天都有攻击俞敏洪的文章,再这么搞法,俞敏洪的人设很快也就会崩塌。攻击俞敏洪的角度,无外乎就是他对自己的员工、超级流量巨星、国民女婿董宇辉不包容,不地道。由此我也在想,董宇辉的人设,估计过不了多久也会崩塌。

最近些年,互联网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攻击名人,让王石、马云、莫言等等曾经风光无二的名人走下神坛,人设崩塌。

人设崩塌的原因,除了名人自身之外,还有社会的诸多因素。

第一,从名人自身来看。按社会学理论,人设等于角色规定,人设崩塌等于角色扮演失败,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是角色规定超出了当事人的德与才,违背了他的本性;另一方面是当事人对角色规定忍无可忍,不装了,想放飞自我。

第二,从社会因素来看。我分析两个因素,一是社会期待超过了当事人自身,二是当事人被某些人故意抹黑。

首先看社会期待超过了当事人自身。按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人有三个我:本我、自我与超我。本我是纯自然的我,相当野性,甚至邪恶,没有人是敢于公然以本我面目呈现于公众的。

超我是他人、公众与社会对个人的期待,道德与法律是主要的标准,虽然它们又是反人性的,可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个人又不得不遵守和听从。

自我相当于人设,介乎本我与超我之间,包含着个人的理想,又体现了超我对本我的容忍。

但是,自我或者人设又具有双重不确定性。一方面,当事人对自我的设定是不确定的,偏低,有可能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也担心不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偏高,表面上满足了他人和社会的期待,但是对自己却是巨大的压力。因此,现实的状况可能是“自我”忽高忽低,没有长期稳定的“自我”。

另一方面,当事人自己心中的人设,与公众心目当中的人设完全可能是错位的,不一致的。而且往往是,公众对当事人的人设期待,超过了当事人自己内心的人设。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哪一天董宇辉的人设崩塌了,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公众为董宇辉的所作的人设崩塌了,而董宇辉自己内心的人设并没有崩塌。

直白一点说,也就是公众对董宇辉的人设期待过高了。

再看第二个社会因素,当事人被某些人故意抹黑。在当今这个自媒体时代,由于法治不健全,监管跟不上,通过自媒体发表攻击、抹黑别人的言论,不用付出代价。这种肆无忌惮的言论持续广泛的传播,误导更为广泛的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乌合之众,必然呈现出某些名人人设崩塌的景象。

最后我想说,普通人也有人设,普通人的人设也会崩塌,其底层逻辑与名人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