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荔枝/食荔支》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两首诗想必大家都听过

其中的名句更是

描绘了荔枝的美味和人们对它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荔枝作为一种美味的水果

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种植和消费

有句话说“中国荔枝看广东”

可是今年4月

广东多地遭遇强降雨

是有气象记录以来降雨最多的4月

荔枝就是此次极端天气影响

“重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话题#荔枝#登上热搜第一

对于痛失“荔枝自由”

不少网友纷纷在评论区“哀嚎”

表示“心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实真的如网友担心的那样

今年荔枝要大面积绝收?

荔枝的市场价格会大幅度上涨吗?

对此央视三农主持人郭嘉宁

在微博上作出了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据4月18日相关报道,根据往年数据,广东荔枝的产量约为150万吨,今年可能会减半,大概在70万-80万吨。目前来看,今年荔枝产量降低已是定局。在这里给荔枝爱好者提前做做心理预期建设,恐怕,今年很难实现“荔枝自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8日

一则关于“冻眠荔枝”的消息

再次冲上了热搜

让不少网友心动

据介绍,去年以来,广东大力支持科研人员专项攻关解决荔枝保鲜难题,如今广东省农科院已成功掌握了超低温保鲜锁鲜冻眠技术。冻眠荔枝解冻后,色香味能保持八九成以上,可满足消费者四季享用新鲜荔枝的需求。

去年6月,广东运用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保存了二三百吨新鲜采摘的荔枝,目前已经陆续投放市场了。今年,广东将进一步加强这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争保鲜荔枝2000吨以上。

所以说

网友们不用太难过

今年并不是吃不到荔枝

而是吃得少一点

再不济可以吃“冻眠荔枝”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较于现在的四通八达

想吃荔枝随时都可以吃到

而且还有科技的加成

在古代

荔枝可是贡品

也是奢侈品

荔枝稳居”水果拉踩界“C位

自古荔枝的忠实粉丝可真的不少,有的人赞美荔枝甚至还要“捧一个踩一个”,为了赞美荔枝,把其他水果都要踩到泥涂里去了。

比如南朝的萧惠开曾经说:“南方之珍,惟荔枝矣,其味绝美,杨梅卢橘,自可投诸藩溷。”他声称南国的珍果唯有荔枝,其他什么杨梅啊枇杷啊都尽可以扔到厕所里去。这未免爱得有点过分了。

东汉王逸所作的《荔枝赋》是专门吟咏荔枝的第一篇文学作品,对荔枝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卓绝类而无俦,超众果而独贵。”

唐代的张九龄也有一篇《荔枝赋》传世,其中称赞荔枝“百果之中,无一可比”。张九龄的家乡是韶州曲江,也就是今天的广东韶关,也是荔枝的产地,自然少时就深知荔枝的美味。但他在中书省的时候,曾经大力赞美荔枝,但周围诸公根本没有人听过荔枝,所以也并不相信荔枝有多美味。张九龄借着写远在南国,北方少有人知晓的荔枝,也顺带抒发了一下怀才不遇的内心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徽宗 荔枝山雀图

当年的魏文帝曹丕也并不了解荔枝的美味,《艺文类聚》卷八十七:“魏文帝诏群臣曰:‘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蒲萄、石蜜乎?酢且不如中国凡枣,味莫若安邑御枣也。’”他觉得南方的龙眼、荔枝哪儿就有那么好吃了,还不如中国凡枣,更比不上御枣,更别说西域的蒲萄(葡萄)、石蜜(冰糖)了。

汉武帝移栽荔枝的试验

我国最早关于荔枝的文献记录是在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文中写作“离支”:“荅遝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文选》晋灼注曰:“离支,大如鸡子,皮麄,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

汉武帝为了吃到荔枝,甚至还特意建造了一方“扶荔宫”呢。那会儿的南越国就是岭南,在广东、广西、海南及港澳那一带。汉军南征,灭掉南越之后,直接移植了一批荔枝树回长安,想过上在家就能吃上荔枝的日子。

不过这头一批移植来的荔枝树全部水土不服,当年秋天就死光光了。后来虽说也尝试了很多次,结果也只是在移植和死光这俩之间重复动作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赵佶(传)《写生翎毛图》局部

往后的几年里,也不是没有侥幸活下来的孤勇者。不过也就活下来多长些枝叶,并没能活到结出可口荔枝的程度。光是这样,就已经让汉武帝格外重视了,以至于后来荔枝树枯死,连连诛杀了数十个相关的负责守吏。

李时珍讲荔枝“抄”的白居易

明代李时珍这样诠释“离支”的含义:“按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这里李时珍引用的是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文字,虽只有短短一百二十九字,却极为精确、鲜活,被视为古代“说明文”中的经典:“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篇文章作于元和十五年(公元 820 年)夏,当时白居易在忠州(今重庆忠县)任刺史,荔枝主要在岭南出产,唐代的蜀地一带也有出产,但在北方非常罕见。为了对荔枝这种植物作“科普”,白居易让画工绘制了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记载了荔枝的生长环境,摹写了荔枝的外形、味道,还指出了荔枝容易腐坏、不耐储藏的特点。读到这篇短文,即使从未见过荔枝的北方人,也可以从这层层叠叠、精妙准确的描述中认识到荔枝的色香味了。

快马急送荔枝不是唐玄宗的“创举”

荔枝对于环境的要求很高,高温高湿、光照充足是生长的必备条件,因此荔枝树移栽到北方难以成活。古代交通主要靠车马、船,速度慢,要从遥远的广东、福建等地运送荔枝到长安等偏北方的首都,相当不容易。如此,远在长安或其他地方的人,想要吃上一口岭南、涪陵的荔枝,可真的要花费不少心思。

因此为了吃到新鲜美味的荔枝,运送时间肯定要缩短,唐玄宗为了满足杨贵妃的喜好,下令在四川涪州取荔枝,飞骑运送几千里,相当劳民伤财,也因此,杜牧才写出了文章开头的批判之作。由于这首诗手法精彩、传诵广泛,一下子将妃子爱荔枝,皇帝为博妃子一笑不惜兴师动众的前朝往事变成了妇孺皆知的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的《荔支叹》同样描述了杨贵妃吃荔枝的历史:“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至今,市面上仍有一品名叫作“妃子笑”的荔枝,通常是较早上市的,让人们每次在品味荔枝的同时,再次回想起这段历史。

其实,快马急送新鲜荔枝并不是唐玄宗为宠爱杨妃做出的一项新创举,据《后汉书·和帝记》记载,临武长汝南唐羌曾上书道:“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朝移栽荔枝到北方失败后,荔枝便作为贡品进献,为保证皇帝吃上一口新鲜的荔枝,耗费的人力物力是难以计算的,役夫们日夜兼程,很多人累死在路边。到了汉安帝时期,临武(今属湖南临武)县令唐羌不忍看着荔农、役夫等“邮传者疲毙于道”,于是向朝廷为百姓直谏,罢贡荔枝,汉安帝还是很体恤人民的,回复说:“勿复受献。”向朝廷进贡荔枝自此取消,荔农、役夫们终于解脱了,唐羌也因此流芳千古。

乾隆与荔枝

在清朝档案《哈密瓜、蜜荔枝底簿》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十八日,福建巡抚吴士功走水路进贡给乾隆的58棵荔枝树终于可以采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荔枝树是怎么成功结果的呢?原来,是把刚刚结果的荔枝树用桶栽的方式,一株一株连树带土、连水带肥,水陆并进从千里之外先送到通州。等果实到北方成熟了,然后再一颗一颗地从桶栽上采摘下来,以供皇帝享用。

第二天早膳后,御茶房进呈了40个荔枝——除了前一天拿到的36个之外,还有第二天早上新摘下来的4个。按照宫里的规矩,需要拿10个供佛。其余的,乾隆做了如下分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四十颗,当真是珍贵得不行,乾隆自己还不能独食,这些荔枝,他要分给皇太后、温惠皇贵太妃、裕贵妃、皇后、令贵妃,各种妃和各种贵人,基本上每人只能分到一个。

所以,即便到了清朝,想吃到新鲜的荔枝依旧还是一件难事,权势显贵者都未必得享。

诗人文学家独爱荔枝

不独皇帝们热爱荔枝,诗人文学家们也爱荔枝。杜甫有“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支”的句子,可谓妙绝,用“轻红”形容荔枝,那种柔嫩、新鲜的感觉跃然纸上。黄庭坚《在戎州》一诗中“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也正是化用了这首杜诗的语意。

“轻红”大概是描摹荔枝果肉外“膜如紫绡”的薄膜,而荔枝果肉莹白透光,因此欧阳修称荔枝为“水晶丸”——“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钱选《宋荔枝图卷》局部

福建仙游人蔡襄除了是一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茶学家,对荔枝也颇有研究。蔡襄写有《荔枝谱》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果艺栽培学专著。全书共七篇,详细记述了福建荔枝的品种、种植、贮藏、加工、运销等事项,对农艺学及闽中荔枝的推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立夏节气已过,夏季水果市场纷纷亮相,荔枝、龙眼、西瓜等琳琅满目的水果任君挑选。 这个夏日, 丢掉烦恼, 尽情享受美味水果的盛宴吧。

综合: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央广网、南方农村报、潮新闻、南国早报、北京日报出版社、广东发布等

炎炎夏日你喜欢哪些水果?

你想试试“冻眠荔枝”吗?

可以留言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备战2024高考:文言文必背攻略(10篇精选)

当一个女孩对你笑,会让你心里开出花来!

《今生缘》火爆外网,看到谐音翻译我绷不住了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户明方 编辑丨赵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