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用户咨询如何进入产业地产的问题,有不少是原来的房地产从业者,因为公司需要转型,正在探讨如何走出房地产黑洞,寻找新的赛道和商业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房地产转型

随着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暴雷,连原来的优等生和某些国企也岌岌可危。房地产企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有一些企业已经无法回天,干脆躺平了,反正用的也是别人的钱;有的不厚道的企业老板已经开始转移资产,丢下一个烂摊子。还有一些企业还在苦苦坚守,等待新的机会出现。

前段时间万达就迎来了白衣骑士投资,缓解了捉襟见肘的资金压力。但是大多数房企就没这么幸运,既不忍心破罐子破摔,又等不到天亮,只能断臂求生或另辟蹊径

房地产在风光的时候,凭借着高薪和体面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这应该是现在地产企业唯一的宝贵资源。但是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很多都已经下船,不少待业在家。剩下的都在忙着保交楼。资金状况稍微好点的也不会再敢碰住宅地产了。这些房企如何转型,孤勇者开始寻找新的机会了。最典型的就是走代建之路,比如绿城。

房地产转型从行业上来说,最相近的赛道肯定还是地产,在住宅已经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最自然的转型“地产+”,围绕地产延伸新的需求,典型的比如商业地产、工业地产、文旅地产和康养地产。后三者都是产业地产范畴。我们下面来一起说一说。

02

转型分析

商业地产最成功的莫过于万达。后面跟随者也有不少,在2010年-2020年十年间,商业地产达到了顶峰。但随着电商普及和万达没落,很多商业地产商业进入了下坡路,再加上商业地产资产太重,前期主要靠住宅利润来背,在住宅崩盘的时候,商业地产根本无法脱身。目前看,商业地产已经走入绝境了,不是一个现在可以考虑的赛道了。

工业地产是近5年最火的一个赛道,有些房地产企业闻到了机会,曾大举进入,也有过一陈子的辉煌。但是这种2B的业务本质和2C的业务是不一样的。很多转型的都掉坑了,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供应量急剧增加。再加上经济不景气,企业缩减投资,市场供需发生逆转,未来工业地产这个赛道也举步维艰

文旅地产是伴随着住宅地产催生出的一个赛道。本质和商业地产类似,通过住宅来背文旅重资产。而且文旅的运营能力比商业地产还要高,很容易就做成亏本项目,风险巨大。住宅都不行了,文旅地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加上巨大的投资风险,成功概率极低

康养地产是一个很好的赛道。养老产业也是未来10-20年一个朝阳产业,需求巨大。而且康养地产目前还未看到有特别成功的案例,应该是一片蓝海。但是由于康养地产受政府政策影响较大,没办法迅速扩张,是一个值得深耕和精雕细琢的门当

总的来说,房地产企业转型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资源分析,找准定位。虽然都是地产,但是产业地产对运营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没有人才储备和能力积累的情况下,冒然进入风险极大。最好是跟成熟企业合作,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