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盐田梅沙湾流光溢彩。李玉龙 摄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2024年专门成立了深圳市海洋发展局,统筹推进全市海洋领域各项工作,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高标准打造海洋新城等重大平台,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努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加速培育和形成海洋新质生产力

海洋作为深圳未来发展的“主战场”,深圳将瞄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方向,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高端装备、现代海洋渔业和海洋新能源等产业领域。

在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深圳将加快创新资源集聚,高标准建设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推动设立深圳海洋科技咨询委员会,大力引进海洋顶尖人才、科研领军人才和产业高端人才。高水平建设和引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布局建设一批创新载体,加快规划建设海洋试验场。探索设立海洋领域科技专项,利用财政支持、撬动社会资本合力带动涉海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实施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为加速构建海洋电子信息产业链,深圳将推动海洋智能传感器、新型海洋仪器、海洋自动监测装备、船载智能终端等高端海洋电子设备国产化进程。推动海洋跨域通信、水声通信、卫星导航与通信领域研发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港航、油气、渔业、风电运维、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等海洋场景的创新应用。

同时,为增强海洋高端装备产业链竞争力,深圳将重点发展海上风电、深远海养殖、深海采矿、海水制氢等场景的新型海洋工程装备、设备。推进深水油气关键核心装备国产化进程和产业化应用。面向国际市场推动绿色智能船艇、水上运动设备等高品质消费级产品发展。

在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方面,深圳将推动渔业全产业链各环节向高附加值转型,重点发展远洋渔业、深远海养殖、现代水产种业、高效配合饲料、水产品精深加工、冷链流通和渔业信息化装备。高标准建设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现代化海洋牧场,推动传统渔港改造提升和特色发展。

深圳港集团:抢抓海洋产业发展战略机遇

深圳港集团作为市属重点涉海企业,深耕“港航、海洋、物流、能源、产城开发、产业金融”六大产业,在深圳布局了东中西3个港区,其中大铲湾港区、深汕小漠港区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打造海洋科技产学研基地和国家远洋渔业基地。

记者了解到,深圳港集团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一是以建设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为契机,按照“一基地、两港区”的总体规划,建设以金枪鱼为特色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水产品交易市场,同时重点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海产养殖、旅游观光等绿色渔业和文旅项目,打造集交易展示、加工物流、消费观光、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创新示范国家远洋渔业基地;

二是坚持科技与创新双轮驱动,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合作,加强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探索孵化,产出具有市场前景的海洋科技创新成果,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为海洋技术和产业创新提供重要支撑;

三是充分发挥深圳市海洋产业联盟牵头单位的作用,加强联盟成员协同合作,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海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质量打造海洋产业集群,凝聚海洋产业发展合力。

中国农发集团:远洋渔业项目落户深圳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综合性中央农业企业。2022年11月,中国农发集团与深圳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2023年,在市政府支持下,中国农发集团在深圳设立了深圳国际金枪鱼交易公司、中渔环球海洋食品公司、深蓝现代食品公司、深圳和美渔业公司共4家大型渔业企业。其中,深圳国际金枪鱼交易公司致力于打造深圳国际高端水产品交易平台,在国际上去争取高端水产品定价权。中国农发集团在优化深圳远洋渔业生产结构,增强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国际国内渔业影响力,促进现代渔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农发集团表示,将通过“捕捞+贸易”两条渠道,增加国外水产品运回深圳的种类和数量,包括金枪鱼、深海虾类、狭鳕鱼、南极磷虾、底层经济鱼类、贝类,以及加工制品等,一批来自大洋和深海的水产品将亮相深圳市场,为深圳提供全球安全优质的海洋食品,丰富深圳市民的菜篮子。

同时,中国农发集团也将借助深圳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创业创新活力,强化现代渔业企业建设,联合国家级、省部级科技人才和科研力量,推动央企、地方和院校合作,共同建设深圳渔业科技新高地,一起加快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助力深圳成为国际渔业合作先行区、现代远洋渔业产业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水产品交易体验区。

  • 信息来源:深圳商报;记者 苑伟斌 原题:深圳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努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