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陶舜财经

这一幕让人看了心情很难受:村民忍痛将千余斤成熟枇杷踩碎。

视频显示,那些楷杷都很成熟,金黄金黄的。本来它们应该换成金子,但是现在烂在了地上。

你能想象,果农一年来辛苦栽种,原来期望迎来收获,希望却就地熄灭了。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知道种植是长期的投入,果实累累却无所收益,这痛苦令人泪崩。

这个农民为什么要踩掉这些枇杷?因为那一刻他发现换不来钱了。果子本来长在树上,摘下来很快就会坏掉,运送到了这片交易市场更加不易,这些都是有成本的。付出了一系列的成本,却是0收益。这没人能接受。

踩掉这些枇杷,发泄内心的愤懑。

是谁把果农逼成这样?是“市场”,但也不是“市场”。

5月9日,重庆市合川区古楼镇农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因当地枇杷已形成品牌效应,因此有不少外地商贩会到当地收枇杷。每家商贩收的数量有限,比如一天就只收400筐,当地果农会排好队等待商贩收购,商贩收够量了,就会停止,但还在排队的果农不干了,于是和商贩发生了口角,一气之下就把上百斤的枇杷倒在地上。

这名负责人还颇为“识大体顾大局”地强调:不存在枇杷滞销的情况。

逻辑相当感人。

真的没有滞销?那这个农民倒掉的枇杷是什么?畅销的枇杷还是自杀的枇杷?

搞出了品牌效应,结果农民的枇杷还是卖不出去。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市场何以梗阻?其间有没有人为的渠道绊脚石呢?

这些年零售领域出现了很多创新,不仅仅有头部公司搞出了新零售,搞产地直采,更有不少“小区团购”直销,还有直播带货这种新渠道。

据说,古楼镇自1984年引进枇杷种植,迄今已有40年,枇杷已成当地的支柱产业,有一定品牌效应。既然如此,当地的市场应当颇为活跃,供应的链条和节点,理当颇为密集,为何出现果农自踩千斤果的惨况?

各地网民都在说,我们这里十几块钱一斤,甚至有地方30元一斤,咋不销到我们这儿来。

枇杷是非常好的水果,我和我儿子都特别喜欢吃,味道鲜美,吃完嗓子清亮爽快,利肺,全国各地都有很多枇杷的粉丝。中国足够大,吃得下更多的枇杷,为什么就销不出去呢?

如果有些商贩能力有限,只能收购400筐,那当地的果业组织是否可以引入更多的商贩?果业既然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当地的村镇之类的组织,是否尽心尽力去帮助农民拓展渠道?

市场不会失灵,但是资源可能错配,希望当地好好做调研,找到市场梗阻的原因,打通枇杷从果农到市场的“血栓”,让市场重新变得繁荣。

陶舜财经——明白人的集合体,你每天的醒脑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