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要推出面值10000的比索了,据悉是为了应对国内203.8%的通胀,此前津巴布韦币贬值速度场景仍历历在目,如今阿根廷莫非要步津巴布韦后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000面值的大额比索面世

前几天,阿根廷央行宣布要印发新面值的纸币,面额为10000比索。

发行如此大面值的纸币,本质原因就是通胀太高了,也就是阿根廷流通领域的比索太多了,居民买个面包都要背一大包的比索去。

据了解,过去一年,阿根廷的累计通胀率高达287%,着实是触目惊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阿根廷通胀如此之高?

首先从微观层面说起,阿根廷的一些关键领域比如铝生产、石油开采、电信市场、水泥生产等,这些领域的企业集中度极高,如此一来,价格并非由供需决定,它们的所有者拥有定价权,当进口商品的成本上升时,为了维持利润,这部分上涨的成本体现在价格当中,进而转嫁给消费者。

另外一个就是阿根廷目前庞大的公共债务,据悉,去年10月,阿根廷的内债和外债就已经接近4200亿美元。光欠IMF的债务就有443亿美元左右,但是阿根廷的美元外汇储备还不到3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还债,阿根廷用于其他用途的美元就变得更加稀缺,这就导致阿根廷比索的进一步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国内物价被推高。

而且阿根廷还要支付高额的内债利息,这些人大部分是富人阶层,为了防止财富进一步贬值,他们更倾向于将获得的新比索换成美元,这也加剧了比索的贬值速度,将通胀抬得更高。

那发行新纸币能否解决当前困境呢?

从很多国家的实际案例来看,发行这种大额货币就是为了应对高企的通胀,但是实际上,发行大额货币或许会加速通胀的进一步高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试图实行“美元化”

其实在此前,上台之前的米莱还想着在阿根廷国内推行“美元化”,不过在他上任之后此举不仅没有得到美国的支持,还遭到本国内企业家和消费者的反对。

毕竟一是阿根廷每年的货物贸易赤字非常大,如果实行“美元化”只能耗尽其外汇储备,二是阿根廷采取“美元化”,就意味着它要放弃货币主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拉美第三大经济体,阿根廷如果丧失了货币主权,将很难通过货币的手段调节经济周期。

如今阿根廷政府不光要发行10000面值的比索,之后还计划要发行